作者:高欣等 来源:《医学与生物学物理》 发布时间:2018/5/24 16:14:13
选择字号:
影像学特征可用于预测肝癌患者生存期

 

记者从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获悉,由该所高欣研究员领衔的团队,新近通过肿瘤影像基因组学方法,对影响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影像学上表征肝脏软硬的纹理和肿瘤过渡区的体积,与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有直接关联。这一发现,对科学进行肝癌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新兴的肿瘤影像基因组学,是肿瘤研究领域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综合了医学影像无创、价廉、可重复的特点,以及分子技术直接探索发病根源的优势,将两者结合,研究那些可以识别或诊断肿瘤的影像标记物,在分子生物学层面有何科学解释,从而指导肿瘤的评估和治疗。

此次研究中,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介入诊疗课题组与上海大学、美国维克森林大学、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合作,选取在中国尤为高发的肝癌为对象,开展了历时两年的肿瘤影像基因组学研究。

高欣介绍,此次研究的样本,来自美国癌症基因图谱数据库中,371例肝细胞癌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和总生存期资料,及其中38例患者的增强CT数据。通过对影像组学特征的提取,以及对基因表达数据、病患总生存期的分析,科研人员发现,有两个影像学表征,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期长短关联密切。其一,按肿瘤活性由弱到强将肿瘤影像区域划分为坏死区、过渡区、活跃区,过渡区体积占比越大,患者生存期越长;其二,活跃区中标志肝脏柔软度的纹理特征值越高,生存期越长。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找到了一种新方法,将肿瘤影像与分子机制建立联系,从而让临床诊疗和评估能有既直观又科学的依据。这个方法还可以拓展应用到其他疾病研究上,我们后续也将扩大样本,开展脑胶质瘤的相关研究。”高欣说。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刊发在放射学领域国际期刊《医学与生物学物理》上。(来源:新华网 王珏玢)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