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论文:新方法能将成体细胞转化为类祖细胞(详见排行榜第八名)
萌萌哒的师兄又来了~~(为什么说又?前情提要://m.vanbien.com/htmlpaper/2017101314304075444973.shtm)
师兄今天要去南方出差参加一个学术会议。
昨天晚上,快十点了,师兄还在看文献。他的夫人(师姐)走进来,
——明天几点的高铁?
——不清楚。
——不清楚?
——都是小D(师弟)在弄,我没问。
——东西收拾好了吗?
——不着急的。
——我帮你收拾吧。
——没啥要收拾的。
——毛巾牙刷换洗内衣带了吗?
——呀,忘了!
——手机钱包充电器带了吗?
——呀,忘了!
——身份证带了吗?
——哎呀,落在实验室了!我现在去拿。
半小时后,师兄气喘吁吁跑回来。
——怎么了?身份证拿到了吗?
——没。。。我忘拿实验室钥匙了。
——笨死了,猪一样!
——嘿嘿,你是想当高翠莲吗?
——。。。。。。
来看上周(12月4日—12月10日)的论文排行榜——
第十名:研究建立通量全闭合铁电畴二维阵列形成相图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固体原子像研究部研究员马秀良、朱银莲等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在通量全闭合铁电畴的周期性阵列及其可控生长方面取得新进展,建立通量全闭合铁电畴二维周期性阵列的形成相图,并获得清晰的原子结构图谱。
第九名:科学家探究自闭症的神经环路新机制
日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永清研究组成功构建了果蝇SHANK3同源基因(Shank)突变体。突变体的表型分析结果表明,Shank的突触前功能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形成是必须的。Shank突变体大脑蘑菇体萼区的神经小球突触分枝数目减少,突触后胆碱乙酰转移酶受体分布及突触间隙结构异常。突变体突触结构异常可通过在突触前和突触后同时表达Shank而得到挽救,单独在突触前表达Shank只能分别部分挽救突触表型,而突触后表达Shank则不能挽救突触表型。上述结果表明Shank的突触前功能对于大脑突触形成和成熟至关重要。
第八名:新方法能将成体细胞转化为类祖细胞
一种被称为中断再编程的改良版诱导多能干(iPS)细胞方法,或能高度控制、更安全、更有效地将成体细胞转化为祖细胞样细胞。正如近日在《干细胞通讯》杂志上所展示的那样,加拿大研究人员将成年小鼠的呼吸道细胞转化成大量的、纯粹的诱导祖细胞样(iPL)细胞,这些细胞保留了其父母细胞谱系的残留记忆,因此专门产生成熟的呼吸道细胞。此外,这些细胞还具有治疗囊胞性纤维症小鼠的潜力。
第七名:我国科学家在SARS冠状病毒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专家在SARS冠状病毒起源与进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专家在我国云南发现了一处蝙蝠SARS冠状病毒的天然基因库,研究揭示了我国蝙蝠携带有不同株具有跨种传播至人群可能性的SARS冠状病毒,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可能的重组起源,为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六名:科学家研究表明水汽分子促进雾霾频发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铁学熙团队近期研究指出,大气中的水汽分子对中国东部严重的霾污染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造成了霾污染的爆发性增长。该研究深化了我国区域性霾污染成因的研究,解释了水汽对区域霾污染的定量影响,为我国在高湿度背景下霾污染的治理提供了警示。
第五名:科学家创立高效便捷植物遗传转化新方法
11月27日,《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团队的一项联合研究成果。他们利用磁性纳米粒子作为基因载体,创立了一种高通量、操作便捷和用途广泛的植物遗传转化新方法,推动纳米载体基因输送与遗传介导系统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开辟了纳米生物技术研究的新方向。
第四名:激素让女性更易得哮喘
女性患哮喘的几率是男性的两倍,而这种差异可能是性激素对肺细胞的影响引起的。美国范德堡大学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睾丸激素会阻碍一个与哮喘症状有关的免疫细胞,例如肺部的炎症和粘液分泌。该研究论文发表在《细胞报告》杂志上。
季军:类生命机器人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在类生命机器人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微纳米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受迫振动理论的单细胞多维机械特性同步获取技术。采用振动基底与原子力显微镜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获取基底与细胞受迫振动的动态曲线。根据受迫振动理论对动态单细胞进行机械动力学建模,从而根据所测得的动态曲线辨识理论模型中的未知参数,获得单细胞的多维机械特性。
亚军:新技术可无接触监测生命特征
一项新研究报道了一种不直接接触皮肤便可监测人体生命特征的方法。该技术有望同时监测多人,并提供一种高性价比且温和的监测住院病人的方法。在11月2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电子》的这项新成果中,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技术可以用来监测心率、血压和呼吸率和呼吸难度。
冠军:量子模拟器取得重要突破
11月30日,《自然》发表了两项单独实验,展示了受控“量子比特”(相当于经典计算机中的比特)数量达到前所未有之多的量子模拟器。美国两支团队都观察并探究了粒子向有序状态的转变,带来了关于经典方法无法描述的多体交互的认识。以上发现或可为研究更大规模的系统中的量子动力学和量子模拟提供一个平台。
传送门:
投稿地址:
//m.vanbien.com/paper/add_paper.aspx
查看论文原文方法:
//m.vanbien.com/htmlpaper/2016999572288441034.shtm
更多阅读
12月8日:一周最受关注论文排行榜
12月1日:一周最受关注论文排行榜
11月24日:一周最受关注论文排行榜
11月17日:一周最受关注论文排行榜
11月10日:一周最受关注论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