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为俊等 来源:ACP 发布时间:2016/6/19 15:29:16
选择字号:
气溶胶光学特性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研究员张为俊课题组在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大气化学和物理学》

课题组副研究员赵卫雄、博士生徐学哲等人通过对2014年冬季北京地区大气细粒子(PM1.0)光学特性的外场观测研究发现,在灰霾形成、发展和消失过程中,气溶胶光学特性存在明显的变化特征。有机气溶胶对大气消光的贡献最大(达52%),当污染程度增加时,无机物(尤其是硝酸盐)对大气消光的贡献增加。尽管黑碳质量浓度仅占PM1.0的4%,但由于其吸收较强,且在经历大气老化过程后,吸收进一步增强,对大气细粒子消光的贡献高达17%。黑碳气溶胶的等效质量吸收效率与OC/EC之比的高度相关性表明,在470nm波长处,二次有机气溶胶对PM1.0吸收的贡献不可忽略。

此次研究使用了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光谱仪。该装置首次将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与积分球相结合,能够原位、同步测量气溶胶的散射和消光系数,进而获得气溶胶的吸收系数和单次散射反照率,结合粒谱分布的测量,可快速获得气溶胶的复折射率。(来源:中国科学报 李瑜)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捕捉到蓝色恒星群 石油开采可能引发了英国100多起地震
赠书|用数学思维理解世界 超薄材料创造磁性之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