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出版的《英国医学期刊(BMJ)》公布的一项研究称,对乙酰氨基酚对脊椎疼痛的药效并不明显,在用于骨关节炎时的作用也可以忽略不计。研究还表达了对该药安全性的担忧,建议将其从相关疾病的用药指南中去除。
对乙酰氨基酚,也称为对羟基乙酰苯胺、醋氨酚或扑热息痛,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一种退热和止痛药物,常用于发热、头痛和其他轻微疼痛,也是许多感冒药和止痛药的主要成分。许多非处方药中都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如泰诺、必理通、感冒清、白加黑、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等,种类超过200种。
脊椎疼痛,主要包括颈椎疼痛和下背部疼痛,和骨关节炎一样都是较为常见疼痛类疾病。目前,绝大多数的临床指南把对乙酰氨基酚作为治疗这些疾病的首选药物,但一直以来能对此提供支持的证据都比较薄弱或存在矛盾。由于对乙酰氨基酚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成药中均有存在,在无知或偶然的混合使用中极有可能导致服用过量,因此不少研究对其最高每日4000毫克剂量的安全性表示担忧。
出于这些原因,最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仍将扑热息痛作为治疗关节炎推荐药物的举动也引发了一定的争议。
新研究中,论文第一作者、悉尼大学乔治国际卫生研究所的古斯塔沃·马查多对对乙酰氨基酚在治疗下背部疼痛、髋关节和膝关节骨关节炎中的药效及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分析,并用13项随机对照研究,将其与安慰剂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在这13项实验中,有10项实验针对髋关节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共有3541例患者参与;另外3项实验则主要针对下背部疼痛,有1825人参与。研究人员按照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的程度,以及药物安全性和患者的依从性这几个标准对药物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对下背部疼痛,对乙酰氨基酚是没有效果的,与安慰剂相比,服用这种药物并不会减少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对骨关节炎而言,与安慰剂相比,对乙酰氨基酚有不明显的疗效,不具备临床价值。研究人员还发现与使用安慰剂相比,对乙酰氨基酚在被用于治疗骨关节炎时,导致肝功能检查结果异常的可能性增加了4倍以上。在药物副作用以及患者依从度上,对乙酰氨基酚与安慰剂相比区别不大。
目前该研究对这种药物的对比测试只有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时间,所以后期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以确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效果。
虽然如此,文章还是得出了“应重新考虑把对乙酰氨基酚作为下背部疼痛以及髋关节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推荐药物”的结论。
英国基尔大学的克里斯托弗·马龙和伊莱恩·海尔称,新研究重新拉开了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论战。他们解释说,如果对乙酰氨基酚从现存的用药指南中被剔除,将有可能造成其他止疼药物用量的增加,如阿片类药物,而这又会导致新的健康问题。
马龙说,目前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疗法,尤其是非药物治疗方案,其中一些方法已经被证明对脊椎疼痛以及骨性关节炎有明显的益处。(来源:科技日报 王小龙)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