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体物理学杂志增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对南天区矮新星蛇夫座V2051进行了7年多的监测,发现绕其转动的类木巨行星,揭示了矮新星型激变双星也是系外行星的寄主天体,丰富了人们对系外行星多样化的认识。
矮新星通常是由一颗白矮星和红矮星伴星组成的密近双星系统。白矮星吸积伴星的物质后会在周围形成一个吸积盘。这类激变双星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由于吸积盘的不稳定会产生准周期性的爆发。其亮度陡然增加几倍到十几倍,然后又慢慢变暗。蛇夫座V2051是少数几颗发生全食的矮新星,B波段的掩食深度约为2.5星等。其周期约为90分钟,即白矮星和红矮星伴星90分钟相互绕转一圈。由于处于南天区,国际上的多数望远镜难于对蛇夫座V2051进行观测。
从2008年6月起,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钱声帮和博士韩忠涛等利用阿根廷2.15米望远镜以及云南天文台的2.4米和1米望远镜对蛇夫座V2051进行7年多的监测,发现这颗矮新星的掩食光变信号到达地球的时间呈现出周期为21.6年、变幅为28.4秒的周期性变化。详细的计算表明它的最小质量为7.3倍木星,绕转的轨道偏心率为0.37。
该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资助。(来源:中国科学报 彭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