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icolas Gruber 来源:《科学》 发布时间:2015/10/22 11:10:27
选择字号:
南大洋碳吸收能力强于预期
有助研究人员更准确预测风、海洋与大气同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每年从大气中吸收数十亿吨二氧化碳的南大洋如今终于扭转了人们之前对于其年度温室气体摄入量下降的担忧。

这一发现并没有让气候科学家感到太多意外——他们认为随着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环绕南极洲的广阔海洋在某一时刻将不可避免地从大气中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但是这项新的研究将数百万个分散的实地观测结果整合在一起,从而带来了对于全世界最重要的全球变暖缓冲区南大洋的活动变化的更为清晰的理解。

研究人员在9月1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根据这项新的研究,2011年,海洋吸收了44亿吨二氧化碳——这一数值比当年人类活动释放的二氧化碳多了10%,同时也大约是其10年前吸收的二氧化碳数量的两倍。

这一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增长标志着几年前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的彻底转变。该研究指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已经下降,并预测这种趋势将持续下去。

最新研究的共同作者、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环境物理学家Nicolas Gruber指出:“这一发现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于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将会发生戏剧性的转变。”当然,他说,这项研究表明,与研究人员之前的预期相比,海洋的碳吸收能力的变化要更为剧烈与复杂。

一项始于2007年的国际合作尝试着汇集全球海洋表面的二氧化碳数据。Gruber及其同事为了完成他们的分析使用了这一数据库中将近300万个表面二氧化碳读数。鉴于早期研究人员曾篡改稀疏读数之间的数值进而导致一个并不准确的海洋二氧化碳摄取图景的产生,这项最新研究则依赖于其他属性的测量数据——例如海洋表面温度以及海水盐度——填补空白。

Gruber与同事重建了1982年至2011年的海洋历史,从而清楚地表明海洋从本世纪初期便增加了其碳吸收能力。这项研究同时证实了之前报告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海洋碳吸收能力的减缓。在当时,风的模式推动南大洋表面的海水向北移动,导致来自海底的海水出现上涌现象。由于这些海水中已经富集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海洋吸收更多温室气体的能力瞬时大打折扣。

挪威卑尔根大学生物地球化学家Christoph Heinze表示,最新的研究让他兴奋不已,因为它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准确监控南大洋的变化。

Heinze表示,气候模型假设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变化要小于陆地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变化。但是新的研究表明这一假设可能是站不住脚的。了解了这一点将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准确地预测风、海洋与大气将如何响应不断增长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由此带来的气候变化的影响。

Gruber强调,海洋增加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可能还缘于海水正在变得越来越酸,这可能会干扰某些海洋生物基于碳酸钙的外壳的形成。并且他指出,气候学家不能指望南大洋永远保持一个强大的碳汇。“目前南大洋吸收二氧化碳的势头非常强劲,这很好,但我不认为我们能够自然而然地假设这种趋势将一直持续下去。”

南大洋是世界第五个被确定的大洋,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却未被大陆分割的大洋。南大洋是围绕南极洲的海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的海域。以前一直认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一直延伸到南极洲,南大洋的水域被视为南极海,但因为海洋学上发现南大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于是国际水文地理组织于2000年确定其为一个独立的大洋,成为五大洋中的第四大洋。(来源:中国科学报 赵熙熙)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闪电产生的能量波可传至遥远太空 征集|2024基金放榜!你杀出重围了吗
1吨月壤可产50人1天饮水 研究生迷茫常见原因及应对之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