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arnaby J. Dixson 来源:《生物学快报》 发布时间:2014-4-17 16:11:55
选择字号:
男人蓄须趋势遵循达尔文“选择”论

 
络腮胡更普遍后,吸引力也随之下降。图片来源:Andrey Mirzovants
 
现在,络腮胡随处可见。从美国布鲁克林的伐木工人到旧金山的电脑黑客,男性的面部时常围绕着一圈厚厚的毛发。但一个人口动态进化理论显示,因为其受欢迎程度,这种样子注定会消失。现在一项涉及36位胡须男的实验加深了这种预测的可靠性。
 
有时一种特征太过流行并不是好事情。一个经典案例是古比鱼的颜色,稀有色彩的古比鱼似乎更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就给了“不墨守成规”的鱼些许优势,因为捕食者更关注最常见的色彩,这就让“异装”鱼开始在鱼群中蔓延。一旦这种古怪颜色变得常见,优势就消失了,捕食者开始关注它们,于是新一轮循环又开始了。这种名为负频率相关选择的机制是种群仍存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尽管自然选择已经进行了优胜劣汰。
 
络腮胡更棘手,因为它不是由先天基因决定的,而是行为导致的——剃掉还是不剃掉。但相同的逻辑也可能影响潜在伴侣的选择。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大学进化生物学家Zinnia Janif及同事认为,仅仅判断有胡子和没胡子的吸引力是不够的。因为任何一位生物学家都会告诉你,有胡子更性感。
 
该研究小组招募了36位喜欢蓄胡须的男性。然后研究人员在相同光照环境下每隔一段时间为他们照相:剃掉胡子的、轻微胡茬的(5天)、浓密胡茬的(10天)以及络腮胡的(4周)。研究人员将这些照片展示给1453位女性和213位男性,受试者为这些脸孔分别打分。
 
一些受试者看到的照片大部分是剃掉胡须的,部分人看到的大多是有浓重胡茬或络腮胡的,还有部分人看到的是中度胡茬和络腮胡的。
 
刊登于《生物学通讯》(Biology Letters)的研究结果显示,当面部毛发稀有时,胡须和浓重胡茬的吸引力高20%,但当胡须普遍时,干净的脸则享有同样的欢迎度。(来源:中国科学报 唐凤)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