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Andrew Winning/REUTERS
著名女演员Katharine Hepburn曾说:“有时候我想知道如果某个男人和某个女人很相配,也许他们应住在对方隔壁并不时探望彼此。”撇开她的论断,男人和女人确实更倾向以一夫一妻制的形式生活在一起。这一行为是如何出现的已成为研究人员热议的话题。一项新研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一夫一妻制可能是为了减少雄性情敌杀死婴儿,而从灵长类动物中进化出来的。
成双成对地生活在一起,即研究人员所认为的社会化的单偶制,已经在动物中不断进化发展,尽管在不同的群体中比例大不相同。约90%的鸟类实行单偶制,也许是因为孵卵和喂养幼仔是一项全职工作,需要鸟爸爸和鸟妈妈配合完成。
但对于哺乳类动物而言,雌性独自负责喂养婴儿,因此只有5%的哺乳类动物是单偶制。这使得大多数雄性哺乳类动物能自由地玩耍游逛,并和其他雌性动物交配。然而,灵长类动物似乎是一个特殊的案例:27%的灵长类物种选择单一配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家Christopher Opie及其同事在近日发表的研究结论中指出:在灵长类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单偶制出现得相对较晚——约1600万年前。(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出现于5500万年前。)
考虑到繁衍优势——雄性有机会接触尽可能多的雌性,为什么单偶制会在所有的哺乳类动物(包括灵长类动物)中出现?科学家提出了3种主要的假说:例如在鸟类中,单偶制为婴儿提供了来自父母的更多实际保护;它能阻止雌性与雄性的对手交配,尤其是对于一些物种而言,雌性空间分布广泛,不容易处于一个雄性的绝对控制下;或者一夫一妻制有助于后代不受其他雄性的伤害,杀婴现象在一些灵长类物种中非常普遍,例如黑猩猩和大猩猩。这通常被解释为雄性对手杀死没有亲缘关系的婴儿,从而提高它们与这些婴儿的母亲繁殖后代的机会。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把这3种因素综合起来(可能还有其他因素),或许能为单偶制提供一个最佳的解释。
研究人员说,解决这场争论很重要,尤其是对于理解人类交配行为的进化。美国诺克斯维尔市田纳西大学进化生物学家Sergey Gavrilets说:“尽管人类并非完全遵循一夫一妻制,但人类一夫一妻的结合是一次主要的进化转变,戏剧性地改写了人类的进化轨迹。”很多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没有来自父母双方的抚育,人们的大脑不能完成进化。Gavrilets补充道:“了解推动这一转变的背后力量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人类独特性形成的原因。”
Opie和他的同事开始在灵长类动物中检验这3种主要的假说,他们采用了一种被称作贝叶斯统计的方法。研究人员使用了来自230个灵长类物种的之前曾发表过的遗传和行为数据,这些代表了几乎所有已知的物种,例如狐猴、类人猿。而且他们采用了严格的标准以保证数据的可信度。贝叶斯统计允许研究人员把所获得的灵长类动物的行为信息,绘制成一棵整个动物群的进化树,以便分析各项特征(诸如单偶制、杀婴和其他行为)的顺序。
该团队将研究结果发表在7月29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研究发现,3种假说——亲代抚育、雌性范围和雄性杀婴——在时间上存在很强的相关性。然而,该团队还得出结论:在这3种解释中,只有杀婴出现于单偶制之前,因此可能是进化过程的驱动力。其他两种行为发生在单偶制出现之后,是单偶制造成的结果而非原因。Opie说:“我们的分析清晰地表明,在灵长类动物的进化过程中,杀婴行为触发了单偶制的出现,这和人类进化的原理相似。”
总体而言,为什么单偶制在灵长类动物中的发生率达到27%,远高于哺乳类动物的5%?Opie和同事——牛津大学心理学家Robin Dunbar(他支持灵长类具有复杂的社会群体性,因此具有更大的脑部这一观点)找到了答案。因为婴儿时期的灵长类动物有巨大的脑部,尤其对于类人猿和人类而言,在漫长的时间里它们感到孤立无援,更易受到杀婴行为的威胁,进而需要更多的保护。
然而,该研究公开后,各方反应不一。瑞士苏黎世大学灵长类动物学家Carel van Schaik说:“我认为该研究很有信服力,得出的结果是可靠的。但是,我不会轻易得出杀婴威胁是人类一夫一妻制进化的主要原因这样的结论。”部分是因为世界各地的文化类研究显示,人类尚未实现完全的一夫一妻制。
英国斯特灵大学心理学家Phyllis Lee指出,超过60%的“传统社会”允许男性拥有不止一位妻子。杀婴行为是很多非单偶制灵长类物种的典型特征,因此单偶制并不是解决杀婴的唯一进化方法。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生态学家Petr Komers说,没有某一种因素是推动一夫一妻制进化的“银子弹”,研究人员应该寻找多种相互作用的解释。(来源:中国科学报 段歆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