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anbien.com/upload/news/images/2013/6/20136452528870.jpg)
逆戟鲸图片来源:Jeff Ventre
从未有过野生逆戟鲸死于蚊媒病的报道。实际上,对于那些被“圈禁”的“杀人鲸”而言,情况截然不同。1990年,在美国奥兰多海洋世界,一只名为Kanduke的25岁雄性逆戟鲸突然死亡。后来人们发现,由蚊子携带的脑炎病毒导致其死亡。
2007年,在圣安东尼奥海洋世界,一只名为Taku的14岁雄性逆戟鲸死于西尼罗河病毒,当时它的训练员对此毫无察觉,之后对其脑组织进行尸检时发现了该病变。
圈养的逆戟鲸特别容易感染这类蚊媒病,这主要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是浅水池。这一结论被发表在《海洋动物及其生态》杂志上。在这项研究中,每天从上午9点至下午6点,有两位研究人员观察了佛罗里达海洋世界7只圈养的逆戟鲸长达数千小时,记录了它们的行为。
研究人员发现,大部分时间,逆戟鲸都处于一个固定的姿势——上浮在水面上休息。在早晨的时间段,科学家发现,蚊子会停在逆戟鲸暴露在外的背鳍上“美餐一顿”。科学家表示,可能遭受的晒伤和皮肤外伤,以及由于氧化作用而造成的牙齿损坏(如图所示),都削弱了它们的免疫系统,从而加大了逆戟鲸感染这类蚊媒病的几率。
科学家表示,在美国,更多圈养的逆戟鲸可能会由于相似的原因感染蚊媒病,但是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有关动物死亡的记录中,鲜少提及这类疾病的存在。相反,在Taku的案例中,官方给出的死亡原因是肺炎,没有提及任何与蚊虫叮咬有关的信息。(来源:中国科学报 段歆涔)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