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环境材料研究室经过实验探索,在国产硅藻土孔结构的改良方法研究中取得进展,发展了能够明显改良国产硅藻土微孔结构的三种有效方法,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并且具有协同作用。这项工作近期已被多孔材料领域的权威期刊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正式接收,相关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硅藻土作为一种多孔材料,在催化剂载体中应用广泛。但是国产硅藻土由于孔径分布不合理、大量孔洞被杂质堵塞,严重影响了其作为催化剂载体的功能,也使得我国许多催化剂生产企业不得不购买高价的进口硅藻土,导致企业背负了高昂的生产成本,也阻碍了我国以硅藻土为基础制备催化剂的企业的发展。
2011级硕士生张桂龙在导师吴正岩研究员的指导下,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作出了探索。为了改良国产硅藻土使之适合作为催化剂载体,技术生物所环境材料研究室探索了三种易于操作的改良硅藻土孔结构的途径(化学处理结合物理离心与空化作用),结果发现三种途径对于改良硅藻土具有协同效应,可以明显提高国产硅藻土的纯度,疏通国产硅藻土的孔道,使其孔径分布趋于合理。
本研究为改良国产硅藻土的微观结构,推动其在催化剂载体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途径。(来源: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