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文等 来源:《BMC基因组学》 发布时间:2012-4-13 14:35:37
选择字号:
果蝇基因组进化研究获进展

银额果蝇基因组进化研究
 
性染色体和B染色体(相对于正常染色体而言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分裂规律的染色体)的演化一直是经典遗传学长期未曾研究透彻的重要问题。有意思的是,在一种叫做银额果蝇(Drosophila albomicans)的果蝇物种(如图),新近演化出了非常年轻的性染色体和B染色体,使其成为研究两者的绝佳材料。
 
该果蝇仅有3对染色体,其古老的性染色体和一对常染色体发生融合,使得该对常染色体和性别连锁,相互之间无法重组,成为拥有和古老性染色体同样遗传模式的“新性染色体”(neo-sex chromosome)。另外,90年代初期王文研究员等人对该果蝇的B染色体研究发现,特定数目的B染色体将对银额果蝇的后代产生显著影响,直接质疑了一直以来B染色体完全只是“自私遗传因子”,没有任何功能的传统观点。而这两种系统的起源时间仅仅是12万年。
 
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已毕业博士研究生周琦和赵莉在王文研究员指导下,通过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合作,对该果蝇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定。他们运用新一代Illumina测序技术,快速完成了该果蝇基因组的从头组装,使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应用新技术测序组装的果蝇基因组。
 
对基因组的细致研究发现,尽管新性染色体的起源时间及其晚近,但仅在12万年内,该染色体对相互之间已经积累了大量序列差异。其中和Y染色体融合的新Y染色体(neo-Y chromosome)由于不能重组,已经开始像所有的古老性染色体一样开始逐渐退化:大约有80个基因左右已经完全失去功能,有三分之一的基因表达开始紊乱(另见该物种的另一篇研究论文),积累了额外的基因重排。而它的B染色体的组装序列,同时比对到了古老的性染色体和neo-sex染色体上,提示B染色体的起源有可能是在两正常染色体发生融合的过程中丢失的染色体片段产生的。研究人员同时还在B染色体的序列上发现了一个有转录证据的基因片段,提示B染色体上有可能有功能序列。
 
该研究工作在国际基因组学刊物《BMC基因组学》(BMC Genomics)上发表以后,很快受到同行关注,成为“highly access”和“editor's pick”文章。(来源: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