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纾等 来源:《社会心理学期刊》 发布时间:2011-7-29 9:57:15
选择字号:
风险对跨期选择影响存在文化差异
 
跨期选择(intertemporal choice)是指对发生在未来不同时间点上的结果做出权衡的决策过程。比如,你愿意一个月后得到200元还是半年后得到300元?由于真实世界中的大部分跨期选择情景都处于某种风险之中,以往研究人员考察了风险对跨期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无风险条件,人们在风险条件下更不愿意为未来更大的奖励而等待,也就是有更高的时间折扣率。
 
但问题在于,以往类似研究的结论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得到的,未必适用于中国。事实上,研究者确实发现,无论是跨期选择或风险感知,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存在差异。比如,和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愿意为了未来更大的奖励而等待,也愿意为更大的奖励承担更高的风险(限于金融领域)。鉴于此,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的李纾研究员和孙彦博士,考察了风险对中国被试跨期选择的影响,并探讨其跨文化差异。
 
实验采用2(即时条件/延迟条件)×2(无风险条件/风险条件)的组间设计,让被试对一组跨期选择的题目做反应。结果发现,与无风险状态相比,风险状态下的中国被试更有耐心,更愿意为更大的奖励而等待。这和欧美被试的反应恰恰相反。作者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对结果做了讨论。在传统上,中国人更习惯勤俭节约,而西方人更多的则是先消费后还钱。这种差异在东西方儿童的价值观差异中都能体现出来。比如,在伊索寓言中,蚂蚱在夏天一味玩耍,不知道为冬天储备粮食,最后在冬天饿死;而蚂蚁则相反,总是为未来收集粮食,在冬天则安然无恙。中国儿童多认为蚂蚁是好的,蚂蚱是坏的;而西方儿童对两者的道德性质不做区分。作者认为,鉴于跨期选择和文化差异有密切关系,所以这个领域的研究应该采用本位方法(emic approach),即应探讨各文化下具有特异性的规律,而不能把西方文化背景下得到的研究结果简单推论到中国文化情境。
 
目前该文章已发表于SSCI 期刊《社会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该研究部分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Program No. 2011CB71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中科院心理所青年基金项目的资助。(来源: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