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燕夔等 来源:《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 发布时间:2011-4-2 10:48:21
选择字号:
奥陶纪微体浮游植物演化规律研究获进展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GOBE)是发生在显生宙的一次重大生物演化事件,近年来不同生物门类的多样性演化模式受到国际古生物学者的广泛关注。作为初级生产者,以疑源类为代表的微体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演化模式,受控因素和影响也有多种观点。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燕夔副研究员、李军研究员、吴荣昌和唐鹏副研究员等通过近年来在华南开展的实例研究和文献资料整理,对奥陶纪生态系统中微体浮游植物的地位及其演化规律有了一系列新认识,受到了相关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该成果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杂志上。
燕夔等最近研究发现,海洋微体浮游植物在早奥陶世晚期-中奥陶世早期发生了一次多样性显著增加的辐射事件,伴随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形态多样性也有大幅增加。华南不同沉积相区微体浮游植物辐射存在差异,显示出多样性演化与海平面变化等环境因素有密切联系。奥陶纪生态系统食物链结构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华南早-中奥陶世多门类生物的辐射事件显示不同生物类群间可能存在的食物链关系。不同生物门类多样性演化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与其宏演化模式不同有关。早-中奥陶世的大规模海侵可能是微体浮游植物辐射事件的主要触发因素,但更多的细节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捕捉到蓝色恒星群 石油开采可能引发了英国100多起地震
赠书|用数学思维理解世界 超薄材料创造磁性之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