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un He 来源:《物理评论C》 发布时间:2011-4-15 17:10:43
选择字号:
Eta介子产生理论研究获进展
 

图1.eta光致产生的微分反应截面

图2. 核子共振态的质量谱

近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手征夸克模型研究了eta在光致产生和pion-nucleon散射中的产生机制,通过少量参数很好地描述了质量谱和全能区的反应截面。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物理评论C》(Physics review C) 82,035206(2010)。
 
核子共振态是强子物理的重要研究领域,通过对核子共振态的研究可以加深非微扰能区以及QCD的理解。Eta介子的产生过程是研究核子共振态的重要途径。最近CLAS@JLab(Phys. Rev. C 80, 045213)和CB@ELSA(Phys. Rev. C 80, 055202)实验组发布了eta光致产生的新实验数据,特别是在2GeV以上的能区。在已有的与单胶子交换势模型相结合的手征夸克模型的基础上(Phys.Rev.C 80,015207),科研人员加入了雷吉理论以描述高能区的实验结果。通过MINUIT程序拟合了eta在光致产生和pion-nucleon散射过程的反应截面,通过很少的参数,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科研人员讨论了已知核子共振态在这两个反应过程中的贡献,其中N(1535)在低能区起主导作用,而高能量区域实验数据可以由雷吉贡献解释。同时也给出了核子共振态的质量谱,见图2。(来源: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