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草原资源监测等相关项目的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徐斌课题组针对草原产草量估算模型缺乏普适性及年际变化研究相对缺乏的现状,对全国草原地面样地监测和遥感卫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系统研究,并在草原产草量遥感估算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科研人员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为例,利用地面和遥感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分析了草原产草量的时空分布。研究表明:锡林郭勒盟草原空间分布呈东高西低的格局,不同草地类型的产草量及其年际间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草原产草量的时空变化还与降水量、气温等主要气候因素关系密切,特别是受降水量的时空变化影响显著。
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分区域分类型进行科学管理、合理配置载畜量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建立合理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巩固草原生态建设成果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课题组成员金云翔、徐斌、杨秀春等撰写的文章《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产草量动态遥感估算》发表在2011年第12期《中国科学C: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孟秀华)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