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国卫等 来源:《高原气象》 发布时间:2011-11-14 13:39:10
选择字号:
科学家分析我国各深地气系统演变特征

2009年7月降水距平百分率实况:粗实线是正距平轴线,粗虚线是负距平轴线

2010年1月降水距平百分率实况:粗实线为多雨区轴线, 粗虚线为少雨区轴线
 
短期天气预报中,需对天气形势进行分析;在短期气候预测中,需对地气形势进行分析。地气形势是指各种地气系统(地热(冷)涡,拍频涡等)演变的总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地表层裂隙中的流体有关的“浅系统”;另一类是外核磁流体的脉冲使地幔地壳遭受扰动(被压缩或拉张),从而触发大气圈的相应变化,为深地气系统,是短期气候预测的重点。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利用2009年1月-2010年4月地震、3.2 m地温、降水场资料对我国各深地气系统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解释了其气候变化的原因,为汛期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
 
(1) 强震的发生大体需经过孕震三步曲:热旱异常、应变波出现和应变弱停。对2009年之后的地震、地温及降水的分析发现:在2009-2010年发生的几次大地震中,三步曲的表现均较明显。
 
(2) 两强震连线中点的拍频涡与大雨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是短期气候大雨区预报的主导系统之一。
 
(3) 强震发生后在其下游往往每隔半年会出现一次干旱过程,存在“准半年周期”,它也是短期气候预测的控制系统之一。
 
(4) 根据一年来两强震之间的拍频涡引发大雨和强震之后干旱的准半年周期,可以对全国汛期旱涝趋势作出预测。
 
本研究项目受到国家973计划项目(2008CB4257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975049)共同资助;研究成果发表于《高原气象》(2011,30(5))。(来源: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