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11月8日发布,最新出版的国际环境学科重要期刊《环境监测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在线发表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建民教授领衔的课题组,以李想博士为第一作者所作的有关雾污染及污染物痕量检测方面的最新成果。这篇题为《雾—雨事件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的文章同时被选为杂志当期的封面重点推荐论文之一。
浓雾造成的低能见度对交通运输危害极大。与此同时,在城市高污染条件下发生的雾,污染物溶于雾水中,更加剧了污染程度,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也对当地生态系统和区域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至今,有关雾化学及其有机污染贡献方面,一直缺少定量化的研究方法。
陈建民课题组通过自行设计的雾水收集器对上海地区的雾水进行收集,运用雾监测仪对雾过程进行全程观测。可检测到多种致癌致畸物——多环芳烃,总量大概在每升0.03—6.67微克范围内。该浓度值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偏高。同时,萘、蒽、菲等化合物占雾水中多环芳烃总量的80%左右。源解析表明上海大雾中的多环芳烃多来自本地化石燃料的燃烧,雾水中还含有大量的铵离子、钙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等无机离子。
同时,陈建民课题组还针对雾—雨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雾雨沉降作用确实能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但由于上海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大,加之起雾或下雨时空气湿度大,大气层较为稳定,水平对流和垂直对流都比较弱,会导致污染物在空气中短时间内大量聚集,污染加重,极易演变成灾害性雾霾天气。结果表明,大雾中致癌物多环芳烃雨前雨后的浓度相差近500倍。
该成果正式发表,定量揭示了雾水中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分布规律及源解析,为我国控制化石燃料及汽车尾气排放的发展战略,以及降低大雾带来的危害提供了科学依据。(来源:科技日报 王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