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华大基因等处的研究人员完成了一种大型肠蛔虫:Ascaris suum的遗传图谱绘制,从中发现了有助于防治长时间破坏性寄生虫疾病的新靶标,这一研究成果以letter的形式公布在最新《自然》(Nature)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包括华大基因王俊研究员和汪建研究员,以及墨尔本大学Aaron R. Jex与Robin B. Gasser,其中华大基因王俊研究员和汪建研究员从事基因组研究多年,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比较基因组学、分子进化、转录调控、多态性等多个领域。而墨尔本大学的Robin B. Gasser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寄生虫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这两所研究机构合作获得了这项最新成果。
猪蛔虫(Ascaris suum)是寄生于猪小肠中最大的一种线虫。对于这种寄生虫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防治重大寄生虫疾病,比如蛔虫病,后者影响了中国,东南亚,南美,以及非洲部分地区上亿人的健康,每年夺取了上千人的生命,也引发了幼童的慢性疾病。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定性为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和提升防控的关键性,被忽视疾病。
这项研究为治疗这些条件性蛔虫病提出了新思路,Jex说,“完成Ascaris suum(猪蛔虫)基因组的测定朝着防治这种传染病迈出了一大步,我们对于这种寄生虫的遗传特性,以及作用原理了解得更多,就能更好的采取新方法防治这种疾病。”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从基因组序列中,发现了5个新药物靶点,这些靶点也与其它许多寄生虫相关,目前迫切需要新治疗方法,而基因组导向的药物靶标筛选则是识别能特异性杀死这些寄生虫,而不是宿主的好方法。并且研究人员也找到了猪蛔虫是如何逃脱免疫系统追捕的原因,这有助于未来相关疫苗的研发,
这一研究组完成基因组测序的Ascaris suum寄生虫,虽然只是主要感染猪,但是这种寄生虫与另外一种人类寄生虫:Ascaris lumbricoides(人蛔虫)亲源关系十分近——人蛔虫是一种15-30cm长,通过被污染的鸡蛋传播的寄生虫。因此这项研究对于防治此类疾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华大基因近年来多与全球各实验室合作,完成了多项重要基因组测序工作,比如近期同样是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合作,他们完成了对一位100岁的澳大利亚土著男子的基因组测序分析,证实了澳洲土著人的祖先种群是在6.2万年至7.5万年前走出非洲迁徙到东亚地区,早于现代亚洲人的祖先约4万年,对全面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迁徙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
Science杂志上。(来源:生物通 万纹)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