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社”报道,暗能量是用来解释宇宙的加速膨胀,台湾“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发出绘制“大尺度宇宙结构”的新技术,帮助科学家更深入探索暗能量,研究结果日前刊登于国际知名期刊《自然》杂志。
据报道,此项跨区域研究计划由“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张慈锦与兼任研究员彭威礼共同主持。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用来绘制“大尺度宇宙结构”(largecosmic structures)的新技术;同时借由太空中极遥远的氢气体所发出的电波,描绘出“宇宙网”(cosmicweb)的图像。
报道说,暗能量(dark energy)是一种假想的作用力,用来解释宇宙的加速膨胀;一般科学家相信,宇宙中约有75%的质量和能量是来自暗能量。一般认为,宇宙形成初期的声波会在星系和气体的大尺度分布留下可侦测的足迹。星系和星系间有巨大的空隙,形成如海绵般的泡状结构的“宇宙网”。
目前用来绘制“宇宙网”最主要的方法是透过观测来搜寻在遥远的个别星系中,氢气体所发出的电波讯号;但现有的测量仪器却无法胜任这重大挑战,由于个别星系所发射出的电波过于微弱,导致侦测困难。
研究团队采用另一种研究途径,同时测量在宇宙网中许多不明星系放射电波的加总值;透过美国国家电波天文台的绿堤望远镜观测,搜寻并描绘多个星系内的氢气体分布。
研究团队表示,此新技术能移除人为电波和较近距离天体的电波干扰,最后存留的电波大多来自非常遥远的宇宙所蕴涵的氢气体。(来源:中国新闻网)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