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的疟疾全球发病区域(上)与近几年的发病区域(中),而发病率增加的地区仅占全球很小的区域(下)。(图片提供:Adapted from Peter Gething et al,《自然》)
气候变暖潜在负面效应的名单中或许可以删去一条了。新的研究表明,即便温度计的读数依旧上升,由此导致的疟疾暴发所造成的影响也是有限的。研究人员将20世纪初的疟疾暴发情况和最近几年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即使全球气候变暖,但是经济和医疗水平的发展,依然能够帮助人类非常有效地战胜疟疾,这说明在对疟疾等热带疾病发展趋势的预测上,气候变化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疟疾是一种由蚊虫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此症,并有24亿人——几乎占全球总人口的1/3——正面临疟疾的威胁。最致命的疟疾是由疟原虫导致的,而最致命的传病媒介则是冈比亚疟蚊。由于温暖的气候有利于疟疾的传播,因此一些人相信,全球变暖有可能增加疟疾的发病率及强度,进而导致更多的感染与死亡。
然而有些疟疾专家却一直在怀疑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几年前,他们发起了一项名为疟疾地图计划(MAP)的研究。研究人员最初旨在绘制一张现今全球疟疾分布地图。而在最近的研究中,通过整理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MAP获得了1900年至今的疟疾传播数据。研究人员随后将一个世纪以来的疟疾传播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尽管气温在20世纪平均增加了0.6摄氏度,但疟疾的发病区域却戏剧性地缩小了。对比显示,大规模的疟疾疫情在欧洲和北美几近消失,在非洲赤道地区疟疾的传播范围也明显缩小。这得益于杀虫剂和蚊帐,当然还有抗疟疾药物的使用。主持这项研究的英国牛津大学的流行病学家Peter Gething表示,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在上个世纪虽然温度在上升,然而疟疾的发病率却在下降的原因所在”。研究人员在最近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Gething说,根据研究团队的分析,这些疾病控制手段完全足够抵消温度上升在未来造成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在全世界使用这些对策所产生的效果是温度变化对疟疾发病构成的影响的100倍。他解释说:“我们还没有完全阐明疟疾发病率下降的原因,但我们的研究为未来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他说,各国卫生官员“只要使用我们提到的这些有效的控制手段就能够轻松战胜温度上升带来的影响,但前提是这些措施必须到达那些最需要它们的人群手中”。
Gething表示,这一挑战正激励国际社会通过相对简单的手段来减少疟疾的死亡和传播。他强调,我们遇到的任何困难“都很难归咎于气候变化”。
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医药昆虫学家Paul Reiter表示:“终于我们有了一篇由该领域的专家用切实数据撰写的论文。”Reiter强调,一些对能够导致疟疾暴发的气候变化进行的预测是“不负责任的”,并且是“基于直觉和对初步模型的滥用”。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流行病学家Mark Woolhouse称这项研究对有关气候变化对一些通过媒介传播的疾病——例如疟疾——造成的影响的讨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说,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与水银柱的上涨相比,控制疟疾的公共卫生手段的效力才是问题的关键。(来源:科学时报 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