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伊丽莎白·默奇森 来源:《科学》 发布时间:2010-1-5 10:30:46
选择字号:
袋獾面部肿瘤起源于雪旺细胞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12月31日公布研究报告称,在野生袋獾种群中肆虐了10多年的致命癌症——袋獾面部肿瘤起源于雪旺细胞,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针对这一恶性肿瘤的疫苗和疗法。
 
科学家从分布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14处的袋獾群落中采集了25个袋獾面部肿瘤样本,进行基因分析,结果惊奇地发现,袋獾面部肿瘤起源于雪旺细胞,在大约20年前,袋獾雪旺细胞内的某种基因变异导致了这一癌变。
 
科学家还发现,袋獾面部肿瘤有别于普通癌症,它能通过互相撕咬或其他身体接触而传播。患病袋獾撕咬或接触其他袋獾后,其体内的癌细胞可以“移植到”对方体内,并在后者体内形成同样的肿瘤。
 
袋獾面部肿瘤是一种独特癌症,常出现于袋獾面部或嘴部,但通常会扩散至袋獾的内脏,它与另外一种在犬类中传播的恶性肿瘤是世界上仅有的两种可通过上述方式传播的癌症。
 
“我们的发现在拯救袋獾免于灭绝的赛跑中迈出了一大步。”论文第一作者、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学家伊丽莎白·默奇森表示。
 
袋獾是目前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有袋类食肉动物,主要分布在塔斯马尼亚岛上。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袋獾面部肿瘤开始肆虐,致使野生袋獾数量减少了60%。科学家警告说,如不进行干预,这种疾病可能会在未来25年至35年内将野生袋獾消灭殆尽。2009年5月,澳大利亚将袋獾列为濒危物种。
 
这项研究成果将刊登在2010年1月1日出版的美国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来源:新华网 任海军)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