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永莲等 来源:《分子内分泌学》 发布时间:2010-10-22 10:29:00
选择字号:
研究鉴定小鼠附睾内AR结合位点
10月13日,内分泌领域权威期刊《分子内分泌学》( Molecular Endocrin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 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张永莲研究组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雄激素受体在小鼠附睾基因组结合位点的鉴定。
附睾结构和功能的维持以及基因表达均高度依赖于雄激素,雄激素的作用是由雄激素受体(AR)结合于雄激素应答元件完成的。附睾是体内雄激素受体表达量最高的几个器官之一。通过cDNA芯片研究已经鉴定到很多附睾表达的基因受雄激素调控,但目前为止,AR在附睾内的直接靶基因仍然所知甚少。
博士研究生胡双纲等人在张永莲院士和刘强副研究员指导下,利用ChIP-seq的方法检测了小鼠头部附睾(AR高表达)中的基因组水平的AR结合位点。该方法总共鉴定了19377个AR结合位点,其中绝大部分位于基因间区域和内含子区域,只有7%的结合位点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kb的区域内。这些AR结合位点共关联了8190个靶基因,参与了广泛的生理过程。Motif分析显示,多达94%的AR结合位点含有保守的雄激素应答元件,一些潜在的协同因子结合的motifs也在雄激素应答元件附近得到了显著富集,其中包括了之前已经报道过的NF1位点和新发现的AP-2位点,暗示了NF1,AP-2和AR之间的协同调控。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结合位点在物种间保守性不高。该研究也在单基因水平阐明了雄激素受体对某些附睾基因表达调控的新机制。
本工作首次揭示了雄激素受体在生理条件下的基因组结合位点的图谱,使我们对AR在生理状态下在头部附睾内的调控网络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该研究也是对之前在前列腺癌细胞系和原代肌细胞等非生理条件下AR结合位点研究数据的一个有力补充和扩展。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美国NIH的经费资助。(来源:中科院上海 研究院)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碳的复杂形式 一颗超新星可能清理了我们的太阳系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获突破 越多越爱,人类80万年前就有这个基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