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立达等 来源:《地质通报》 发布时间:2009-7-20 13:40:13
选择字号:
科学家公布迄今中国最大鸟脚类恐龙足迹

南雄鸭嘴龙足迹


南雄鸭嘴龙足迹特写


鸭嘴龙效果图
 
7月15日,中国与美国古生物学者公布了一批来自广东省南雄市主田组的恐龙足迹化石,这是鸭嘴龙足迹属在中国的首次描述,足迹被命名为南雄鸭嘴龙足迹(Hadrosauropodus nanxiongensis ichnosp. nov。)。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青年学者邢立达与美国犹他州迪克西州立学院的杰瑞德D·哈里斯教授等专家学者在今日出版的《地质通报》上撰文描述了该足迹标本。据悉,这批足迹不仅是中国迄今最大的鸭嘴龙类足迹,亦是迄今最大的鸟脚类恐龙足迹。
 
据南雄市国土资源局林有利副局长介绍,南雄盆地位于广东省北部南雄市,拥有一套白垩系-古近系连续沉积的红色岩层。目前已发现比较丰富的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和丰富的遗迹化石,包括恐龙蛋和恐龙足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古生物学家在杨梅坑发现兽脚类恐龙足迹,此后的中德、中美联合考察队亦有发现,到了2004年,广东知名地质学家张显球教授在古市新发现了一批足迹。由于担心足迹日久风化,2008年,地质所的邢立达等学者应邀来此地考察,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此次研究的足迹约25个,分别由7至8只恐龙留下,它们都属于鸭嘴龙,最大足迹外径长48厘米,宽53厘米,内径长40厘米,宽50厘米,推测该恐龙体长能达8米,属于大型鸭嘴龙。”哈里斯教授对记者表示。鸭嘴龙是一类大型的鸟臀类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见证了恐龙时代的消亡。它们体形庞大,最大的体长能达到15米以上,如发现于山东诸城的山东龙。鸭嘴龙类的后腿长而有力,是行进的主要依托,其腿部有3根趾头,形状类似鸟脚,而且各趾末端都呈蹄状。中国除山东外,内蒙古、宁夏、黑龙江、新疆、广西等地都曾发现不少鸭嘴龙类化石。
 
“真正能确定为鸭嘴龙类所留下的足迹并不多,最可靠的是美国怀俄明州发现的朗氏鸭嘴龙足迹,该足迹长55厘米,宽60厘米。相比之下,此次描述的鸭嘴龙足迹略小,并与朗氏种存在较多的差异,所以被界定为一新种。”邢立达介绍说,“这是鸭嘴龙足迹属在中国的首次描述,它的发现表明该足迹的分布从北美拓展至了中国”。
 
“我曾于1979年在广东南雄描述过一种小型的鸭嘴龙类,名为小鸭嘴龙,这种恐龙可能尚未成年,化石也不完整,估计体长2.6米,目前还存在争议。此次我们在南雄发现的恐龙足迹则表明此地确实存在大型鸭嘴龙类!”董枝明教授对记者解释道,“有趣的是,南雄迄今已挖掘出的数百颗恐龙蛋,其中部分可能就属于鸭嘴龙类所产,这样我们就有了骨骼、足迹、蛋一系列的发现,这在古生物中是很难得的。”
 
知名古生物学家季强教授对此项研究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此次描述的另一大亮点是研究人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重新系统地描述了我国已发现的大型鸟脚类足迹,从而使我国足迹研究与国际水平进一步接轨。比如,中国最早发现的足迹来自陕西的中国足迹(Sinoichnites),由于标本的遗失被定为非正式的塑模标本;来自四川的、原属于鸟脚类足迹的扬子足迹(Yangtzepus)被归入兽脚类足迹;同样来自四川的禽龙足迹(Iguanodonopus)则被认为是裸名,归入禽龙足迹(Iguanodontipus);来自黑龙江的嘉荫足迹(Jiayinosauropus)增加了新材料并得以具体描述;产自河南的内乡足迹(Neixiang Footprint)也得以重新描述。
 
其中的内乡足迹特别有意思,早在1979年,我国古生物学家赵资奎在河南内乡一窝杨氏蛋上,惊奇的发现了一个踩在恐龙蛋上的脚印。这个脚印使密集排列在一起的3个恐龙蛋受到挤压。这个足迹由于蛋的阻碍而变形严重,但还可分辨出它应该是三趾型,中趾最长,两侧趾最短。赵资奎推测,这是一条成年的雌性恐龙产完蛋后,当它用脚耙土覆盖这窝蛋时不小心在上面踩了一脚。邢立达表示:“新的观察基本支持赵资奎老师的观点,足迹为三趾型,属于鸟脚类恐龙足迹,但并不表明这些杨氏蛋与鸟脚类恐龙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足迹并非一定对应于周围发现的化石,自然界随机发生的扰动充满各种可能。内乡足迹的意义表明,鸟脚类恐龙在河南省白垩纪地层中有着更广泛的存在。”(来源:新浪科技)
 
更多阅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