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翁启惠、基因体研究中心马彻研究小组、吴宗益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流感疫苗研究成果文章“Glycans on influenza hemagglutinin affect receptor binding and immune response”。
论文精确并且量化地呈现出禽流感病毒与宿主细胞最初结合的过程中糖分子的关键功能。此研究成果将可能为科学家抑制人类病毒(例如禽流感、新流感、C型肝炎、爱滋病),提供更精准的解释与疫苗及药物研发能力。PNAS也同时发新闻稿特别介绍此工作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这篇以禽流感(H5N1)病毒为实验对象的论文,亦创新提出以糖分子研发流感疫苗的全新方向。
研究团队解释,流感病毒细胞(例如,H1N1、H5N1)的表面主要由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 HA)与神经胺酸酶(Neuraminidase, NA)这两个糖蛋白所构成。而HA专门负责附着到宿主细胞的任务。由于宿主细胞表面亦布满了糖分子(Glycans);因此,当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最初接触时,病毒的HA就会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糖结合在一起。病毒获得机会,入侵细胞进而复制及感染。
为彻底了解HA的糖对于宿主细胞的附着能力的影响,马彻博士实验室设计出4种带有不同程度糖分子的HA,而吴宗益博士实验室则合成出24种宿主细胞表面的糖分子,彼此交叉做各种检测。
实验结果发现:一、在24种正常细胞表面糖分子中,H5只与17种禽类专有糖分子产生结合;符合实验对象禽流感病毒(H5N1)的专一性。二,当病毒HA的糖由“多糖”修饰为“单糖”时,其附着于细胞的能力,即大幅增强,但降低了专一性,实验结果以量化的方式精确呈现。
研究团队使用酵素及不同生产糖蛋白的方法,将H5糖蛋白表面的多糖分子逐步减成单糖分子。然后用原型及单糖型的H5糖蛋白做为疫苗,肌肉注射于实验小鼠,并检测其血液中所产生的抗体。
研究人员把小鼠分成对照组、原型H5疫苗组、及单糖型H5的疫苗组,然后使用极高浓度的H5N1病毒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内,让注射过疫苗的小鼠暴露在真正的病毒下。结果显示,对照组存活率为0;原型H5疫苗组的存活率有20%;而单糖型的H5疫苗所注射的小鼠存活率有50%。实验也发现此单糖型H5疫苗也可保护H1N1的感染。
研究人员表示,基本上,H1或H5病毒的蛋白体都属于A型流感,差异在于胺基酸序列以及外面所包裹的糖分子。目前的流感疫苗都是用整株病毒所制成的。因为所有的糖分子都存在,就好像多了一层遮蔽一样,所产生的抗体无法辨识蛋白体的全貌。然而,若将糖蛋白上多余的糖除去后再产生疫苗,所产生的疫苗不但不具病毒的危险性,而且可以产生更好的免疫力。
研究人员表示,这个研究可以再扩展到其他具有多量糖蛋白的人类病毒,例如:一般流感病毒,C型肝炎病毒,或HIV病毒。
此项研究成果,已申请专利,并技术移转给美国迈阿密OPKO Health公司,其台湾子公司将在台湾继续疫苗研发的工作。(来源:生物通)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