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2/25 13:46:29
选择字号:
多部委携手推动我国海洋能规模化利用

 

2月24日,自然资源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能源局召开《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联合新闻发布会。

据悉,《指导意见》由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提出了推动我国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包括聚焦海洋能规模化利用,培育打造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促进海洋能新技术、新模式发展,推动海洋能与各类海上生产活动融合发展,拓展海洋能应用场景,提高海洋能开发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构建安全可靠的海上新型能源体系,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海洋能是重要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包括潮差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海洋能开发利用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缓解东部沿海地区、偏远海岛和深远海设施设备电力短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会上,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古妩说。

《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30年,海洋能装机规模达到40万千瓦,建成一批海岛多能互补电力系统和海洋能规模化示范工程,海洋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丰富,形成系列高效、稳定、经济的海洋能技术装备产品,海洋能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法律、政策、标准体系和市场环境进一步健全完善,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企业。

《指导意见》提出,“科学核算、规划引领,创新驱动、迭代优化,试点先行、提升规模,政策引导、市场主导,统筹协调、合力推进”五条原则,在核算资源潜力、科技创新引领、开展试点示范、产业发展环境、开放合作发展五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同时提出,要强化政策措施保障,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对海洋能领域任务部署和财政金融支持,做好部门和地方之间的统筹协调,推进意见实施。

会上,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副局长陈亮表示,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积极支持研究机构开展海洋能融合应用研究与推广,如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研发的“鹰式”波浪能供电平台、多型号海洋能供电浮标实现了成功应用和市场推广。2024年,中国科学院设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先导专项,聚焦海岛建设开发能源短缺难题,开展波风光储多能互补供电关键技术攻关,为进一步优化海岛能源结构提供技术支撑。

“总体上,海洋能融合发展仍处于培育阶段,规模还比较小,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加大示范规模和产业培育力度。”陈亮表示,下一步,中国科学院将围绕落实《指导意见》任务部署,进一步布局海洋能与海水淡化、海上油气平台、防波堤等方面的融合应用,加快开展漂浮式海上风电与波浪能融合发展示范应用,推动“海洋能+”发展模式,将海洋能开发利用打造成为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


Baidu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柠条抗旱能力助力旱区生态修复与农业育种 木荷种质资源库确定为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
无患子染色体级别高质量基因组组装成功 研究解析全新三维小孔磷铝分子筛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