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团队以海拔分布跨度极大的典型两栖动物中华蟾蜍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复测量的研究范式,结合多变量混合线性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探究海拔梯度和热驯化条件对静止代谢率、基础皮质酮与探索和冒险个性共变关系的影响。研究成果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生物科学》。
与人类相似,动物的行为表现,比如如探索、冒险、社群交往,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场景常常存在显著的个体间差异,这种差异又称为动物“个性”。个性在动物界普遍存在,且在物种形成、疾病流行与传播、种群入侵等生态和演化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阐明动物个性的演化和维持机制是当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已有模型研究表明,行为表现与生理状态个体内差异的耦合是个体间差异产生的重要机制。当行为表现与生理特征个体内差异存在正反馈时,二者将逐渐启动共演化或共发育过程,进而导致个体间差异。相反,当行为表现与生理特征个体内差异存在负反馈时,个体间差异则无法演化。模型研究也表明,生态选择压力是决定行为表现与生理状态反馈方式的重要因素。然而,迄今为止,生理特征─个性耦合关系随生态环境变化而变化这一假设还未得到实验验证。
基于此,团队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海拔环境下,生理特征个体间差异与个性的关联方式高度可塑:在暖温驯化(21℃)条件下,冒险个性与基础皮质酮个体间差异正相关;在低温驯化(15℃)条件下,冒险个性、探索个性与静止代谢率正相关。
在高海拔环境下,生理特征的个体间差异与个性的关联方式较为稳定:冒险个性始终与基础皮质酮个体间差异正相关。
此外,能量管理模型适应性调节是低海拔环境下生理特征个体间差异与个性关联方式发生转换的关键因素。总之,这些结果提示,驱动中华蟾蜍个性的生理状态可以随短期或长期的热生物学经历的变化而改变,支持生理特征─个性耦合背景依赖性假说。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8/rspb.2024.101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