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 发布时间:2024/8/27 15:49:47
选择字号:
华理硬“核”青年为我国核设备设计自主化添翼

连续3年深入核电设计一线,累计形成调研报告、理论手册和验证测试报告42份,发表论文25篇,授权软件11件……

今年暑假,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绿色核能创新路,智绘未来新篇章”实践团围绕“服务核电设计单位”和“感悟我国核电自强之路”,赴东方电气、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中国核工程、909基地旧址和核聚变博物馆等单位,分享先进核电技术与研究成果。

团队实践照片。图片由华东理工大学提供

随着第四代核电技术的发展,核设备服役条件逐步提高,而我国核电事业起步晚、经验少,在新的核电设计形势下仍部分依赖进口。

过去3年,实践团队在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宫建国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重点研究基于弹性与非弹性分析框架的高温部件强度评价方法,实现了高温部件结构强度的快速、高效评估。同时,实践团队践行社会实践工作,开展了与企业间的交流论坛,以推动核电系统强度设计平台升级。

团队成功开发了高温部件强度分析软件平台,实现了核电系统强度设计平台的升级,以实际行动践行核电强国战略。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通过实际工程验证和技术服务,巩固了该平台的应用,同时进一步推进了核电系统强度设计的创新与升级,为核电行业提供了全新的技术保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超薄材料创造磁性之谜 农场安装垂直太阳能电板不会导致作物减产
罕见!七大行星要排队了 拉尼娜姗姗来迟,但不会持续太久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