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博士读过来,又担任博士生导师多年,平时和他们打交道较多,一直关注这个群体,今年两会,我要为博士群体发声。”
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委员、成都工业学院副校长张祖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他建议提高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奖助学金,让博士“有尊严地学习和研究”。
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洪也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带来一份关于优化研究生招生机制和提高研究生待遇的提案。“学业水平和收入的倒挂,对于学生的职业选择较为不利。”他建议大幅提升博士研究生的待遇,额度“可根据同机构博士后待遇进行一定比例的折算”。
奖励名额及标准多年未变,大多全日制博士生月入3000元
根据教育部3月1日发布的数据,我国现有在学研究生388.29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61.25万人,在学硕士生327.05万人。
张祖涛说,全日制学术型博士肩负大量基础科研任务,是国家科研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大部分年龄在22岁至30岁之间。然而,他们的收入却很是寒酸。
“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基本补贴,执行的是2017年的标准,中央高校博士生每生每年15000元,地方高校博士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3000元,奖励名额和标准已经多年未调整。”张祖涛注意到,一些高校已陆续出台提升博士生资助的措施,但即便如此,大部分高校的全日制博士生的综合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属于同龄人中的“低收入群体”。
丁洪也表示,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通常是同届学子中的佼佼者,但目前博士研究生的待遇与毕业生薪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以C9高校为例,目前博士研究生的年收入在4~5万元左右,而2022届的就业人员平均年薪已超过12万元(参照《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丁洪说。
张祖涛通过调研发现,随着在校生人数的增长,博士研究生的资助政策还面临着财政支持缺乏力度、资助方式缺乏灵活性、资助渠道缺乏多元性等制约挑战。具体表现为,政府对博士研究生的每月基本补贴不足1500元,低于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资助方式未能灵活适应不同学科和个人,资助项目功能存在重叠;目前博士研究生资助主要依赖国家和学校投入,导师资助缺乏积极性,可供博士生申请的科研基金项目有限,企业参与度不足。
国家奖学金是高校学生当前能够获得的荣誉等级最高的国家级奖学金。但如今,由于奖励名额和标准已经多年未调整,国家奖学金目前正逐渐失去当年的吸引力。
有建议将理工科博士生工资提至年薪10万以上
“学业水平和收入的倒挂,对于学生的职业选择较为不利。”丁洪建议,应大幅提高研究生待遇,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待遇。
具体到提高标准,丁洪说,近年来我国博士后待遇已显著提升,诸多科研机构已为博士后开出超过30万元年薪。因此,建议博士研究生的待遇可参照博士后岗位,额度可根据同机构博士后待遇进行一定比例的折算。
作为参考,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徐景坤曾在2023年江西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考虑到江西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质量和待遇与国内平均水平的差距,他建议将理工科博士研究生的工资待遇提升至年薪10万以上。
对此江西省教育厅回复称:可以考虑由高校从“双一流”专项资金中设立此专项,一方面提高理工科博士生生活补贴,另一方面根据业绩奖励优秀博士生。
代表委员:要从体制层面保障博士生基础待遇
张祖涛认为,要从体制层面保障博士生的基础待遇,同时考虑奖助体系向优秀博士生倾斜。为此,他提出三条建议。
首先是加大对博士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财政投入。他建议提高奖助学金的标准并扩大保障性资助的范围,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都能得到必要的资助。
其次,要建立多样化的博士研究生奖助学金机制。张祖涛建议,可以通过设立不同类型的奖助学金,对优秀博士研究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支持;在规划资助项目时,应避免功能重叠。同时,要重视特殊困难群体的需求。
此外,张祖涛还呼吁要拓宽博士研究生的奖助学金资助渠道,建立完善多元资助体系。比如,可为博士生提供科技研发项目或专业实践机会,并按劳付酬;还可通过政府、学校携手,建立“助教”“助管”等劳务派遣机制,在为博士生提供锻炼平台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丁洪还从优化研究生招生机制层面给出了具体建议。
他说,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名额基本上是由教育部统一分配,而国际上的许多著名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招生是以导师科研的需求为基础自行决定的。对应地,导师科研需求与其科研经费额度尤其是可支配的人员经费额度密切相关。一方面,科研项目需要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来支撑,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也需要充足的科研经费来保障。
因此,丁洪认为,将研究生名额分配方式与科研经费额度挂钩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他建议教育部以一些高水平的高校作为试点,下放研究生招生名额。
“我国已是研究生毕业人数最多的国家,但还离研究生学术水平最高的国家尚有较大差距。”丁洪说,因此急需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