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溯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5/23 17:18:01
选择字号:
怀念袁隆平院士 科创精神永守“大国粮仓”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陈溯)22日,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袁隆平院士逝世了,但他奋斗一生守护“大国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精神却永存世间。

“民以食为天,我是学农的,依靠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是我的职责所在。尤其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那场饥荒,我亲眼看到有人因为饥饿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真是锥心般的刺痛。”这是袁隆平在2020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吃不饱饭是长期存在的问题。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在看到“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的饥困景象之后,袁隆平立誓要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不让中国人挨饿”的种子在这个年轻人的心中悄悄埋下。

彼时,中国水稻单产仅126公斤。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团队持续攻关,对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开展南繁育种,上世纪70年代,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随后,“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在上世纪90年代启动。袁隆平奋斗一生、不断攻克科研难题,带来中国水稻单产一个又一个新高,从4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一直到2014年实现突破1000公斤。

2020年,当全球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濒临近50年最严重粮食危机的时刻,中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并创下历史新高,“粮荒”未能在中国上演。而当年中国的谷物自给率超过95%,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已经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饿肚子”成为历史。

袁隆平曾说,“提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对保证粮食安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水稻作为中国第一大口粮品种,是超过65%中国人的主食。

2020年,水稻以约占粮食总面积25%的播种面积,贡献了近32%的产量,其中50%左右是杂交水稻,袁隆平的贡献不言而喻。

2019年,已年近90岁的袁隆平仍未停止守护“大国粮仓”的拳拳之心,2019年,他继续许下“水稻亩产突破1200公斤”的愿望,直到2021年年初,这位耄耋老人仍然奔走在中国的“田间地头”,用心守护着国家的粮食安全。

在袁隆平的贡献下,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杂交水稻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技术,走出国门,为地球上更多人解决吃饭问题。

据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预计,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造成的经济困难、极端天气等因素,还将继续加剧脆弱经济体的粮食不安全状况,并可能引发全球粮食危机。而全球粮食价格仍在一路走高。

对于中国来说,虽然中国的口粮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但中国人口仍在增长、粮食需求结构升级、粮食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不容忽视,粮食紧平衡仍将长期存在,且中国的粮食单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居安思危。 袁隆平走了,但他为中国粮食安全奉献一生、用科技创新精神推动农业进步的精神却永远留存下来,并将持续影响后世。为确保粮食安全持续稳定有保障,中国提出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更进一步提出了要“打好种业翻身仗”,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相信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发扬袁隆平的精神,科技兴农,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端牢十四亿中国人的饭碗。(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