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2/20 10:43:10
选择字号:
“记忆”超群、精准调节、完美贴合
大小可调节血管内抓捕器实现专利转化

 

近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教授钱菊英团队根据多年心血管介入治疗经验,创新研发的一种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成功实现专利转化。这项新发明能够切实解决心血管介入手术中遇到的痛点问题,应用于多个临床手术场景,提高心脏介入手术的精准度与效率。

在心脏介入手术中,临床上常规的血管内抓捕器可用于导丝的抓捕和异物的取出,例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时导丝的抓捕,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逆向导丝的抓捕;血管内异物如断裂的导丝、脱载的支架等的取出和心腔内异物如脱落的封堵器械的取出等。但是,目前临床使用的抓捕器其头端抓捕网篮或套圈的大小基本是固定尺寸,功能相对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临床实践中血管或心室腔等大小多变的多样化要求。此外,抓捕套圈在收缩过程中,会因为弯折而容易产生断裂,抓捕套圈与血管壁的贴面性也不好。这些短板客观上增加了手术风险,并影响手术效果。

据该专利发明人、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副院长钱菊英介绍,为消除上述短板,中山医院心内科团队在葛均波的带领下,研发出的这种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包括微导管和导丝,其中导丝包括操作端和抓捕端,抓捕端为形状记忆导丝,伸出后根据形状记忆功能恢复为贴靠于工作腔的大小可调节的抓捕套圈,精准适用于大小多变的血管或心室腔。此外,该发明提供的抓捕套圈经过形状记忆处理,不易断裂;抓捕器的操作端也具有形状预记忆,在抓捕过程中,其抓捕端的延伸方向与导管的横截面存在一定角度,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抓捕套圈与血管壁或心室腔的贴面性不好的缺陷,有助实现卓越的跟踪性,提高导丝的操控性,助力手术的顺利进行。

“创新是心血管疾病研究的主旋律,从治疗方法到手术技巧,莫不如此。”葛均波表示,中山医院历来重视创新,鼓励医务工作者们立足更好地为病人解除病痛,在临床实践中反复观察、详细分析,积极发现临床需求,解决临床痛点,以创新驱动学科长足发展,推动医学创新成果转化。2015年,葛均波牵头成立了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其初衷正是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在医生中更多地倡导创新的理念,从而孵化出一批可造福行业和患者的创新产品。

据中山医院科研处专利工作负责人程蕾蕾主任医师介绍,此项专利于2019年1月4日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于今年2月7日成功转让,产业化“落地”后,通过产品临床试验以及注册后,将推向国内外市场,让更多患者获益。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