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启动“创新2035”先导计划、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分析并应对高校的“变与不变”、后疫情时代的高等教育、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双一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难以忘怀的2020年刚刚过去,临近春节之际,大学校长们已然开始思考新的一年,乃至未来几年发展的核心任务。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从普及化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速转变的关键之年。在这样一个非比寻常的新年里,作为高校的“掌舵人”,大学校长们在想些什么,又有哪些新年心愿?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
以“创新2035”促科研顶天立地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国家来说,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对于高校而言,更是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启动之年。当前,从国家到地方再到高校都在布局“十四五”。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要靠科技创新。中央的布局已经将科技创新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们常说,一所大学的本质是培养人才和创造知识,这是大学之所以存在的根和本。尤其是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代表了其实力和水平,也直接体现了其对国家、对民族的贡献和担当。所以无论是从国家未来发展的高度和视野来看,还是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现实需要来讲,我们都要更加主动地对接国家和区域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做有价值、有意义、有水平的真科研、真贡献。
这些方面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层面,要么就是引领学术前沿、做“顶天”的科研,要么就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际贡献、做“立地”的科研,这样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在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过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具体来讲,四川大学在2020年开始制定学校“十四五”规划时,就决定要率先启动“创新2035”先导计划,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围绕物质与能源、生命与健康、生态与环境、信息与软件、文明与治理五大领域,以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为牵引,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主动对接国家重大计划和成渝地区建设科技创新高地的重大机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学科集群的创新发展,努力催生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目前已经首批启动的“物质结构透明计划、未来医学港湾计划、天地一体与生态演化计划、信息软件与底层算法计划、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研究计划”五大先导计划,就是学校未来要攀登的五座学术高峰,由此带动和引领全校师生去做顶天立地的真科研,去思考、去聚焦、去解决大科学问题和核心难点技术的突破,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川大力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走出“象牙塔”,更主动服务社会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中国高等教育要坚定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努力将高校打造成科学技术发展的智力高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先进文化的发源地、治国理政的策源地,全面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迈向更高水平。
高校要走出“象牙塔”,更主动地融入社会,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西方发达国家的崛起史一再证明了一流大学在国家崛起、社会进步、文化繁荣中担当的重要角色。正值中华民族实现“强起来”的关键时期,我国高校更应该努力提升办学水平,既要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学习借鉴有益经验,又要坚持“四个自信”,勇于打破固有观念和评价桎梏,坚定不移办好社会主义大学。
要自觉把学校发展放在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定位,以更高水平的开放为牵引、更深层次的改革为驱动、更高质量的创新为导向,找准服务全国大局、支撑自身发展的结合点,打好教育改革“组合拳”,坚持走特色化、创新型发展道路,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更高质量的教育供给回应人民对“更好的教育”的热切期盼。
高校要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体现价值。 正值“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两个大局”风云际会之际,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在国家战略实施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面向未来,地大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核心推动力,持续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加强科学家精神培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
在“变与不变”中谋划好发展蓝图
高校的运行和发展模式既遵循着相对固定的逻辑和规律,也会受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何冷静辩证地分析高校面临的“变与不变”,科学审慎地谋划未来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
“变”是时代呼唤,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过去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出现严重衰退。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对治理体系、改革效能进行系统检视,深入探索学校管理模式、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的变革。
“不变”是本质要求,要回归常识、抓住本质、尊重规律、注重长远。我们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始终以学生为本,畅通学生高效对接社会的渠道,不断完善从入学到毕业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要始终关注教师,激发教师群体的创造活力,使最优秀、最原创、最具想象力的思想获得更自由的生长空间。要始终抓住服务,要产出一批批的重大科技应用成果、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具有真知灼见的思想文化成果,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
2021年乃至“十四五”怎么发展,经过深思,我提出了十六个字,即“强化统筹、优化结构、持续改革、内涵发展”。
一是强化统筹。“统筹”是工作方法,也是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体现。其目的主要是解决共享和协同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加强顶层设计,全面统筹各项资源。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把最基础的数据集中起来、共享融合起来,让工作更便捷、高效。
二是优化结构。从治理层面讲,就是要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模式。从具体业务领域讲,就是要在教师结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科研结构、管理结构等方面深入分析、持续优化。
三是持续改革。改革没有终点,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不管是强化统筹还是优化结构,都需要一定的改革举措推动。对西北大学来讲,“一院一策”改革要更彻底,分类指导要更科学,统筹管理要更有效,要对管理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把该管的工作坚决管起来,把该放的权力大胆放下去,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四是内涵发展。所有工作的落脚点都要放到内涵发展上,也就是高质量发展上。政策的制定、机制的创新、资源的投入等都要坚决围绕内涵和质量开展。要抓好促进质量提升的各个环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及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
后疫情时代,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高等教育和国际化教育带来巨大冲击。尽管国际化办学受到重创,但基于数据化的全球紧密连接的趋势不会变,全球互通合作、学习交流的内在愿望不会改变,因此教育国际化的总趋势不会改变。
进入后疫情时代,我们开始积极思考,疫情给人类敲响了什么警钟,会改变人类的哪些行为?教育应该如何应对挑战?未来的教育该何去何从?在此,我们对今年甚或是未来的高等教育做三点展望。
一是着眼于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教育首先必须面向未来,理解未来社会的需求。考虑到人工智能、机器人、互联网和万物互联,我们会发现,尽管知识获取途径日益多样化,但人在知识储备层面无法超过机器人。未来人类要站在机器人肩膀上去做事情,要更具想象力、更有智慧、更能创造性地人机互动与合作,才可能拥有更好未来。因此,未来需要的一定是能够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放大人类创造性的人才。
那么,该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呢?首先要帮助人们孕育较高素养。其次是唤起他们的兴趣,并围绕兴趣形成知识积累和深厚造诣。第三是培养他们不断追求的动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第四是孕育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性和融合智慧。最后是滋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善于人机互动及多方协作的执行力。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会颠覆、改造和创造很多职业。未来的教育如何应对此种挑战?什么样的教育体系能培养出驾驭未来的人才?为此,西交利物浦大学于2017年启动了全新的“融合式教育”,探索能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引领未来新行业的国际化行业精英育人体系,以及未来大学新概念和校园新模式。这是西浦发展的2.0版。
二是全面升级教育手段和支撑体系。教育理念的转型及后疫情时代的新挑战都要求教育手段和支撑体系的转型升级。从教育方式到平台建设,我们怎样形成一种即使全球沟通交流受阻,依然能提供全球性共享、互动、合作和学习的模式及支撑体系?在校园教育不断变革的基础上,线上与线下教育的融合将成为必然趋势。如何将二者优势有效整合,形成新的教育教学技术和体系?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是营造未来“融合”式教育与创新生态。数字、互联、智能的未来世界,在很多领域正在涌现链接革命和范式转移,人类社会活动也将日益生态化。人类及其各类组织需要学会共处与共生,教育更需融入其中,发挥黏合剂和催化剂的作用。
新的一年,西交利物浦大学将迎来15岁生日。作为一所年轻的国际化大学,我们将在已有的基础上,坚守初心,继续努力。让我们一道共同探索和推动中国的教育升级和发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夏文斌:
多角度推进“双一流”建设
“双一流”建设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结合学校的传统和实际,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进入2021年,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我们要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推进“双一流”建设方面展现新作为。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中国高等教育神圣使命和职责。在当今世界,人才越来越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能否培养出一流人才已成为检验高校成败的最关键评价标准。进入新时代,我们更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治校理校的根本任务,加大教育改革创新力度,努力在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上下更大功夫、取得更大成效。
二是以“破五唯”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体系。高校的改革发展,评价体系是指挥棒。如何促进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是高校综合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我们要在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上积极探索新的举措,既从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深入思考并破解这一问题,在“破”上态度鲜明,更要在“立”上有新智慧,即如何通过在强化育人功能、高水平代表作、高质量服务国家战略方面进行新的评价体系设计,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在服务国家战略上下更大功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因贸易强国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伟业而强。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弘扬学校的光荣传统和学科学术优势,在学校的学科布局、资源配置、绩效评价、职称评定等方面更多展现服务国家战略的导向,发挥学校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作用,为新时代国家更高水平的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再立新功。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
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党中央为“十四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确定的基本政策导向。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从普及化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速转变的关键之年。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全国高校近3000所,在读各类大学生约4000万人。无论是高校还是在读学生数量,地方高校占比均超过90%,毫无疑问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和主阵地。因此,“十四五”规划期间,实现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第一,要稳定高教普及化的成绩,巩固高教大国的地位,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必须依靠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第二,目前地方高校毕业生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录取的主要来源,没有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努力也将缺乏坚实持久的支撑;第三,地方高校是所在区域高素质人才资源的主要供给者、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也是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直接影响所在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地方高校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其中地方高校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地方高校普遍面临大而不强、定位不清、学科专业组织结构老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办学经费资源不均衡等发展困境。实现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破解这些难题。
2021年也是深圳大学加快从“深大速度”向“深大质量”转变的关键之年。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国家战略下,深圳大学将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积极探索,继续发挥教育改革排头兵的引领示范作用。
一是在继续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能力、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方面,为地方高校探索新路径、形成新方案。
二是在深化大学治理体系改革方面努力走在前面,通过规范化、常态化、创新性的制度安排,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以生动实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四个自信”,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
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
为高教高质量发展开好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未来5至15年的高等教育发展擘画了战略蓝图。2021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之年、开局之年,高校如何迈好第一步、创造新贡献?
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提升高水平创新服务能力,才能在竞争中掌握先机。对于高校而言,要深入思考如何把创新融入到立德树人核心使命的内涵中去。一方面,高校要大力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中把创新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切实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地落到实处,提升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创新服务能力。
大学治理是教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大学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要求高校坚持和完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制机制、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以此构建我们的组织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师资队伍体系、管理体系,并以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抓手,深入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高校也要按照国家部署,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各自特色做好自己的“十四五”规划,构筑好未来五年的四梁八柱,描绘好施工图和行动图。
对于江苏大学来说,“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就是夯实一条主线和围绕一个核心。夯实一条主线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深入推动江苏大学“095工程”,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围绕一个核心就是创建农机特色一流高校,并基本构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态势,1~2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服务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能力显著增强。
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我们要不停地努力奔跑,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开局,以优异成绩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本版内容由本报记者陈彬、温才妃、王之康采访整理 蒋志海制版)
《中国科学报》 (2021-02-09 第5版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