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广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15 14:11:39
选择字号:
阿里云数据技术为宇宙“天图”输出加速

 

 

1月1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团队和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国际合作项目团队联合发布了最新巨幅宇宙二维天图。据介绍,这幅天图由全球200名科研人员历时6年联合观测和数据分析,覆盖两万平方度的天空(约为全天球面积的一半),容纳10万亿数码像素,包含20亿天体,是目前人类测量获得的最大宇宙天图。

据了解,由国家天文台联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开展的BASS巡天团队负责了其中北半球的星空,观测期为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为了尽速构建图像数据,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依托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为BASS巡天项目提供了专业的数据管理与发布服务。

“我们利用阿里云的云计算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独立开发了数据处理软件,发布了三个国内版本的数据产品。”据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副主任、中国虚拟天文台负责人崔辰州介绍,BASS巡天团队目前已获取2.5亿张天体的图片。“以前完整处理这些图片需要半个月的时间,但是借助阿里云集群式的计算能力,把它缩短到了不到一天的时间。”

据悉,国家天文台从2017年开始与阿里云合作,并成立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帮助中国虚拟天文台和LAMOST望远镜、FAST射电望远镜数据上云。

“没有这些数据,DESI巡天项目就无法开展。”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的宇宙学家、DESI新闻发言人Nathalie Palanque-Delabrouille评价说:“在收集和处理数据方面,我们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目前,这些巡天数据已在阿里云的平台上向全世界进行开放,最大程度地发挥科学价值。据了解,基于DESI图像巡天数据发表的论文已超过200篇,其中单独引用BASS数据的论文超过80篇。阿里云方面介绍,公众也可以通过架设在阿里云上的在线星空浏览平台,浏览这些天文数据。

另据了解,国家天文台正基于阿里云建设开放协同的天文科研云平台,促进国际天文数据和成果的共享。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