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朋友圈已是非常流行的社交场地,经商有经商圈子,学术有学术圈子,全国3000多所高校自然也出现了不同的圈子和阵营。
从刚刚过去的2020年到现在,一场高校联盟成立的热潮持续在国内涌现。据粗略统计,仅2020年12月,国内就成立了10个由不同高校组成的联盟,涉及区域发展、学科门类、国际合作、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
高校联盟的确为高校各方协作创造了机会,但面对联盟热潮,也有专家提出质疑:到底有没有必要成立如此多的联盟?在实践过程中,已成立的联盟是否发挥了应有的效用?
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通过梳理2020年各联盟成立的时间,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上半年联盟成立数量相对较为缓和,但到了下半年,尤其是越到年底,联盟成立就变得愈加密集。
仅以2020年12月为例,这一个月联盟成立的消息不断刷屏。由中国人民大学发起的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在12月3日成立;两天后的12月5日,一天之内就有两个联盟成立,分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联盟和西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与发展联盟;随后又陆续成立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联盟、长三角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联盟、西部医学教育联盟……
如果将时间稍微前溯,就在2020年11月27日这一天,有三个联盟同时成立,分别是粤港澳高校工科联盟、粤港澳高校质量联盟以及粤港澳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三大联盟在同一天成立,其主要目标也近乎相同——推动大湾区各高校间的科研创新合作,共同培养三地精英人才。
“成立联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尤其在当前流行新工科、新文科的背景下,需要大学间密切合作,打破界限和壁垒。高校联盟圈子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包括教学资源、项目资源等,联合起来共同培养人才,促进彼此更长远地发展。”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如此表示。
对此,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指出,以解决不同问题为目的,国内高校联盟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比如有区域性联盟、主题性联盟、分类性联盟、同层次联盟等,这些联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在我国,高校联盟的形式出现于上世纪末。成立于1994年的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成为了记者所能查到的国内最早的大学联盟。本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十年间,高校联盟慢慢演变为国内高校谋求发展的重要形式。一批颇具影响力的高校联盟相继成立,如学院路高校联盟、武汉七校联盟、九校联盟(C9)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展过程中,这些联盟在科研以及人才培养方面,也出台了一些很好的措施。例如,武汉七校联盟的学分互认体系,以及C9联盟联合举办的系列暑期学校。而后者也被卢晓东认为是很好的创新举措,“联盟内盘活了9校教师和学科优质资源,开设共享课程和专题讲座,在学期或者以暑期学校为平台,联盟成员高校的学生可以相对自由地成为交换学生,或者简单选课”。
然而,无论是C9联盟还是武汉七校联盟,其发起成立的时间都已是十几年前。近十年来,国内高校联盟层出不穷,但能产生足够影响力的却寥寥无几,其背后的原因何在?
起步初期,“跟风”现象严重
C9联盟成立于2009年10月。或许是一种巧合,就在该联盟成立后,国内的大学联盟迎来了一个持续多年的“暴发期”。各种类型的联盟大量出现,如卓越大学联盟、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国防七校等,以及最近刚成立的综合性大学农科人才培养联盟、世界慕课联盟、中国—拉丁美洲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广东省高等学校发展战略规划联盟……
然而在专家看来,和国外“资深老牌”联盟相比,我国高校联盟还很“年轻”,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联盟还在进行初期构建和探索,存在诸多问题。
“对于一些刚刚成立不久的联盟来说,教学资源的合作交流还有待继续深入。此外,有些联盟目前的主要交流形式是学术会议,但是代表各自发言,最后再象征性地提几个问题,从‘存在之交流’的观念看,在单一主题确定后,可以更加深入。”卢晓东指出。
在别敦荣看来,联盟成立纯属自发性行为,没有刚性要求和规定加以约束,正因如此,有些高校联盟徒有虚名,打着联盟的旗号,却没有实质性意义。“有些联盟成立后只举办过一次活动就‘毫无动静’了,有的联盟虽然在举办活动,但是活动内容和形式都比较‘鸡肋’,让成员参加却毫无收获,不参加又尴尬。”
以成立于2011年的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为例。根据该联盟章程,联盟高校学生能享受包括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机制、学生互派访学交流、学分互认等在内的一系列资源。然而在实际中,各类活动举办情况无法查证,以至于有人直言该联盟已经“名存实亡”。
“联盟成立的动机也是各式各样。有的是为了‘抱团取暖’,追求提升实力、合作共赢,有的是为了争取资源、占据竞争优势,这些都是好的方面。但是,有些联盟成立却是为了‘跟风’,而且这个现象很严重。”别敦荣坦言。
“作为高校联盟,如果没有明确的宗旨、共同目标和行动,那就只是联谊性质的聚会而已。”别敦荣呼吁,要利用好联盟这个平台资源,让它真正为学校办学、培养人才做出贡献,而不是让高校“在简介中又多一个说法”。
寻求特色,拓展各种合作可能
从现实和长远利益来看,高校联盟的发展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联盟要想为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可以想见,未来我国还会出现更多的高校联盟。对此,专家认为,对于任何高校联盟来说,其发展都不能只浮于表面,而是要“沉下去”,探索长效机制,扎实合作,探索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和管理水平。“比如跨校选课、跨校辅修双学位、联合学位等,从多方位拓展各种角度的合作。”卢晓东建议,必须形成一套灵活且高效的运行机制来保障合作的长远开展。
在国际范围内,高校联盟远非我国独有。放眼全球,由美国东部8所历史悠久的私立精英大学所组成的“常春藤”联盟,无疑是当今声望最高的高校联盟之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常春藤”联盟在成立之初,是为了推进各校体育发展而建立的,此后才慢慢拓展到学术领域。
“‘常春藤’联盟起始于体育竞技,这是由于当时各高校的体育比赛成绩甚至可以用来衡量高校的办学水平。”别敦荣表示,这给了我国高校一个很重要的启示,那就是高校联盟要找准自己的“基因”,根据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寻求自己的办学特色,不能只是一味简单的模仿。
“要打造高水平的高校联盟,目标一定要明确。比如,C9联盟就应该瞄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并为此采取系列共同行动。”别敦荣说,这些高水平的高校联盟要为国内其他高校联盟做好“榜样”。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