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9/26 16:49:48
选择字号:
珠江科学大讲堂解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珠江科学大讲堂第76讲现场 吴晶平/供图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任专家、高级工程师田震华

近日,由广州市科技局、广东科学中心、羊城晚报社联合主办的珠江科学大讲堂第76讲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邀请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任专家、高级工程师田震华讲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与展望,吸引了200多名师生现场听讲。

据了解,田震华扎根卫星导航领域科研工作25年,曾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导航科研项目,获国家和省级重点新产品奖、优秀新产品奖,多次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他从无线电导航历史、国际卫星导航现状、北斗系统建设过程等三方面介绍北斗系统建设情况。

田震华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经历了三步,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由3颗GEO卫星组成,实现双星定位,覆盖中国及周边海域;2012年建成北斗二号,由14颗卫星组成,提供高精度无源定位服务和短报文通信服务,覆盖亚太地区;北斗三号于2009年立项,目前已完成30颗卫星发射组网,2020年正式开通,提供全球范围内10米以内精度的定位服务及短报文通信服务。

田震华还特别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EO、IGSO、MEO三种星座轨道。北斗系统有3颗GEO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卫星轨道高度3万多千米,静止于赤道上空,“在全球任何地方都能看到”。

田震华表示,卫星导航可以应用于各个方面,包括农业、航空、环境、公共安全和灾难救援等。在北斗国防应用方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车、船、机提供定位导航;在北斗行业应用方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用于城市管理、测量测绘、交通运输、公安警务、海洋渔业、灾害和安全监测、气象监测、商业物流、电力能源、农林牧业、金融行业等;在北斗大众应用方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用于个人位置定位、特殊群体监护导航、车载导航等。

对于北斗系统的未来发展,田震华认为,随着北斗的发展,将逐渐和国际接轨,而且也会和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终端相互融合。“卫星导航不是导航全部。”导航方式还有惯性导航、航标导航等。未来导航将向全源导航发展,即将所有导航手段都运用起来。“以后定位手段会越来越丰富,无人车、无人飞机、人形机器人都会出现在大家面前。”

他表示,未来北斗定位精度会越来越高,通讯能力越来越强,以北斗为基石的PNT系统会逐步建立,包括空中、地面、水下体统。“将来天上几千公里的低轨、几千米的深海,都会有北斗的应用。”田震华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