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仍是学术不端的重灾区。科技部近日通报的论文造假等9起科研违规案件中,有7起为医生购买论文或违规发表论文。这些违规案件再次提醒,相关部门应以更大力度推进医疗卫生领域人才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拿出科学可行的细化措施,切实让破“四唯”落地、见效。
这不是生物医药领域第一次成为舆论焦点。近年来不时发生的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大规模撤稿事件中,很多当事人是医生,其中不乏顶级医院的重点科室知名医生。虽然任何客观原因都不能也不该成为学术造假的借口,但不能回避的事实是,频发的医学论文造假,的确凸显了人才评价体系中“唯论文定人才”的积弊。“评职称时,做1000台手术不如发一篇SCI论文”,成为医生不合理评价机制最形象的概括。
为了扭转人才评价“四唯”的倾向,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来可谓大招频出。在《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等重磅文件的推动下,各方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探索。
在医药卫生领域,去年6月,科技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国家临床医学中心开展职称改革试点,遴选3家临床中心制定改革方案,推动试点工作,在完善不同类型医务工作者考核评价制度、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权限下放、推行双聘机制和预聘用制度等方面取得成效,为卫生系统的职称晋升分类评价提供了有益经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此前透露,对于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医护人员,今年中南医院将在职称评审上进一步倾斜,以治病能力和临床实际贡献为主进行评价。
但这些点上的探索和突破尚未成为人才评价的主流。政府旗帜鲜明破“四唯”,各部门的政策直击痛点,但在执行层面上,部分相关负责人不敢担当,抱着“宁可不做不能做错”的心态,只是在原有评价体系里做一些无关痛痒的小变动,尤其是大多数公立医疗机构,仍以论文作为考核和职称晋升主要指标。
医生的考核评价确是个难题。是否应严格把医生划分为临床线和科研线,若说临床医生以临床服务能力来评价的话,那这一考核中应包含哪些指标,不同科室的医生又该如何比较,这其中要考虑的因素千差万别。但正因困难,更需管理者以极大勇气和智慧,花大力气去推进解决,打破原有评价体系的惯性,探索出更多科学的可具操作性的评价方式。当论文不再是“筹码”,医生也就没有了“作案动机”。让有能力、有意愿在学术路上走得更远的医生,用高水平的论文来总结病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不想走做科研、写论文之路,而想走踏踏实实服务病人之路的医生也能被尊重、被认可,如是,中国医学才能有长足进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