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雨 李晨阳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号 发布时间:2020/9/9 20:44:15
选择字号:
老教授“忧愁”,年轻人“吐槽”:我们的评价体系怎么了?

 

在近日揭晓的2020未来科学大奖中,96岁的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教授王振义是“ 奖”获得者之一。

王振义

在接受电话连线时,他表达最多的不是获奖的喜悦,而是对我国年轻人才成长的忧虑。

“我忧愁的、不开心的地方,就是觉得我们年纪轻的人跟上来的不够。我们的标准是看论文,不看他的实际工作能力。年轻的人才为了论文而工作,发表了高级别的论文就认为自己了不起,这样是做不出工作来的。”

相关阅读:96岁老教授获百万大奖:“有高兴也有忧愁”

老教授的“忧愁”,在科研圈引起巨大反响。

中国的年轻科研人才怎么了?对于老先生提出的问题,他们又是如何看待的?怎样才能让年轻人跟上来?

被点名了,年轻人服气吗?

《中国科学报》采访了两位“80后”科研人员,请他们讲讲年轻人的真实想法。

某高校副教授(36岁):

考核导向的指挥棒指向哪里?发论文有奖励,实验项目有奖励,做些其他的横向研究可能也会赚点钱……

我们需要养家、需要钱,所以怎么能静下心来好好地去搞技术、搞科研?都说年轻人要坐冷板凳,但实际情况摆在眼前,大家都要活,先活下来才能讲其他的。

大多数30~40岁的学者都是副高级别及以下,这个层级的科研人员工作任务都比较重,非常辛苦。

如果没有人才“帽子”,收入就比较低,大多数人的年收入约为10~20万。这些钱用来养老养小,父母有退休金还好,如果是出身农村的青年学者,只有这点收入,真挺困难的。

我因为是国外留学回来的,算学校的引进人才,科研做得也还行,因此还好过一点。

但我身边有大把人拿不到项目、发不出论文,有的索性就出去兼职多赚点钱,把学校的工作当成了副业。说实话,我有时还挺羡慕他们,这是很现实的情况。

我的研究生学生中有我看好的科研苗子,很有科研头脑和发展前途,我建议他读博走学术道路,但学生说看到我们老师做科研太累了,最后放弃读博选择考公务员,对此我感到挺失败的。

某高校副教授(32岁):

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有各方面起步的综合压力:工作考核压力、职称压力和家庭压力。工作上,科研与教学并重,科研上做出好的研究难,教学上上好课也难,我们讲课肯定没有老教授讲得好。

家庭上,这个时期正是结婚生子的时间,孩子可能也不知道怎么带。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是“新手”,没有经验。

年轻人的发展就像一棵小树的成长,需要时间,也需要扶持。

老教授们确实是很值得敬佩的,可以专注于某个问题,心无杂念地去研究、去做好,这是很理想的一种状态。

但我想,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不同时代,科学评价机制不同。如今,国内仍然有少数单位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来衡量职称评审条件,类似于KPI。

升不了职称,就会影响到青年人的发展,这是很现实的问题。现在各部委提出“破四唯”正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这些问题。

像王老等老一辈科学家所做的创新研究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是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与毅力,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现在我们国内的科研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我相信在我们青年群体中总会有一些杰出的代表,秉承老一辈的传统做出重要的科研工作,这是概率事件。

社会进步了,科学氛围反而减弱了?

《中国科学报》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王振义老先生的“忧愁”,还是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吐槽”,都直指当下的科技评价机制。

那么,我们的评价体系怎么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刘嘉麒(79岁):

有人说,当年老同志那时没有什么考核,没有SCI也发展得很好,这些老科学家现在也很受尊重,那个时候为什么能有这样的科学氛围?而现在社会进步了,这种氛围为什么反而减弱了?问题在于现在的评价体系中形式主义的东西太多。

现在是所谓的大数据时代,什么都靠数据说话,看似公允,却不客观。

对人的评价不能靠数据,人的精神、道德是没法用数据来衡量的,于是就忽视了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助长了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甚至剽窃、造假。污染了学术环境,伤害了存心做学问的老实人。必须加强科学道德教育和修养。

所以我认为,不能笼统地说年轻人不好、老科学家们就好。我觉得年轻人也有很多踏实做科研的,年长的学者也不见得都好。

不看论文,我们还能看什么?

近日,科技部召开中青年科学家发展座谈会,旨在研究破解支持中青年科学家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

会上一个热议的问题就是:破“四唯”之后,评价标准如何定向?

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穆荣平:

精神道德的确没法用数据衡量。但人做事情做得好坏,是有口碑的,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评价靠的不是数论文数,而是你把所做的贡献拿出来,让大家看到证据。

所谓破“四唯”,关键在于政府机构不要“四唯”,政府机构不要评价科学家,也不要评价技术专家,政府机构不懂他们的工作,不懂就没有话语权,要减少行政对人的评价。

科学家所做的贡献是很多因素带来的,绝不只是文章、专利。所以政府少评价人,可以多评价机构。

评价科学家,要让小同行去评价,小同行是专业人员,真正懂这个行业领域,知道他们创造的科学价值和技术价值有多高,由此判断他的贡献和能力水平。

小同行看专业,大同行看热闹。——然而现在的考核评价多是大同行的评价。因此,可以让用人单位来评价他,用人单位最清楚他做了什么贡献,不会只去数论文评价。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