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重要城市人口密度与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发生后限制人口流动所需时间的相关性
中国城市确诊病例数与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发生后限制人口流动所需时间的相关性
8月27日,《自然》杂志刊发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北京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组成的研究小组撰写的题为《城市: 构建网络 共享规划 加强巨灾应急能力》的研究文章。
“论文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在增强城市疫情韧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们通过构建与完善城市网络韧性,共享综合减灾与风险防范规划,加强巨灾应急能力已势在必行。”论文通讯作者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教授、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史培军告诉《中国科学报》。
史培军表示,在全球化和全球变化的时代,加强全球城市之间硬、软协作网络的建设,完善其共享和合作体制、机制和法制,必将大大提升世界应对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各类巨灾风险的能力。
论文包括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与教训,城市确诊病例数与其人口密度的关系、发挥城市网络系统的功能、增强网络化的城市韧性等4个部分。
城市属于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震中”,新冠肺炎仍在肆虐,随之而来的失业、贫困、粮食短缺等问题急需解决。“但是,我们从全球与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学到的经验和汲取的教训已经在推动着应对巨灾模式的变革。城市需要对其管理和运行方式进行全面反思,他们需要加强管理的领导能力和卫生保健系统,改善沟通方式,在当地获取更多的粮食、商品和服务,更加尊重自然和消除不平等。”史培军说。
研究指出,在所有的行动中,最重要的是加强和扩展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网络,这将使城市地区更有能力应对未来的大流行病和气候变化等其他危机。通过现在建立起的联系,城市就能在另一场灾难来袭时更加迅速采取行动,并有能力向其它城市提供或接受其它城市的帮助。
“另外,应对新冠肺炎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各级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治理,及时、可靠、准确和基于科学的信息至关重要。”史培军说,城市缺乏应对大流行病的医疗设施,各类技术的应用喜忧参半,与其它疾病类似,新冠肺炎对城市贫困人口和某些少数民族的影响是不均衡的,生态系统也是流行病防疫规划中另一个被忽视的因素。
研究人员认为,在城市确诊病例数与其人口密度的关系中,人们需要加深对城市如何运作防疫的理解。人们常常将城市中灾害的高死亡率错误地归结于城市人口的高密度,城市人口密度本身不能解释如此巨大的差异,及时应对疫情更为重要。
当城市和政府领导不力时,社区和其他机构就会介入,构建起的流行病防控联系网已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之间的联系是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另一种力量。经验的借鉴对于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也是有益的。
此外,史培军强调,各个城市可以通过分享和协调灾害风险防范计划、行动来发展“网络化的城市韧性”。更强和更深层次的城市网络还将有助于应对其它灾害,比如气候变化。城市间地理位置上的邻近有助于网络的建立,政府应该要求邻近城市建立联合灾害和风险预防机制。联合国也应带头促进这种网络合作。
史培军表示,相关研究人员应该探索加强城市间合作的管理和制度的最佳方案,其中包括分配责任和确保问责制的现实机制,特别是跨国界问责制。
“历史上,从战争到饥荒,城市经历了无数的灾难。新冠肺炎疫情告诉我们,城市间必须共同学习、适应和演化。”史培军说。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0-02459-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