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进青藏高原 启蒙科学之美 |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2020年大学生夏令营举办 |
“为什么这片森林里有沙砾沉积”“采集树芯要做哪些研究”……在西藏林芝鲁朗镇色季拉山上,中国科学院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观测主管罗伦正带领来自全国10所大学的16名大学生开展生动的野外实践课。
日前,中科院青藏高原所2020年“第三极”全国大学生夏令营在拉萨开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期10天的夏令营活动,同学们倾听前沿报告、野外实地考察,领略了青藏高原的壮美、感受了无所不在的青藏科学精神、收获了青藏高原研究的最新知识,打开了一扇通往青藏高原研究新世界的大门。
“青藏高原研究是勇敢者的事业,如果你选择了青藏高原研究,选择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你们就站在了世界屋脊,在科学研究道路上立足更高的起点。”开营仪式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学术副所长丁林说。青藏高原作为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人类圈等各大圈层相互作用的交汇区,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最为理想的研究区域,是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的科学家都为之向往的地方。
在随后的野外考察中,同学们切身感受了丁林所说“勇敢者的事业”的豪迈。“虽然有高反、虽然很累,但咬牙坚持,我终于爬上了枪勇冰川,是勇攀高峰的精神激励着我!”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李松英说,听了多位研究员的报告,自己对“脚踏实地、勇于探索、协力创新、勇攀高峰”的青藏科学精神有了深入的理解,对人生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她表示,第一次与青藏高原亲密接触的十天将是终生难忘的记忆。
来自西北大学的蒋娅不是第一次出野外,可色季拉山的十几个“屁股蹲”却摔哭了小姑娘。回到营地,蒋娅收拾干净身上的泥土,在交流会上勇敢地反思自己,她表示,即将进入的科研生活正是经历一次次摔倒,再一次次爬起来,一次次向着山顶冲刺。
在视频和现场报告环节,来自研究所的10个团队的老师系统讲解了各团队研究方向、前沿进展。高寒环境质量与安全团队负责人王小萍研究员用亲身经历鼓励学生们跳出舒适圈。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团队朱海峰研究员讲述了对青藏高原的热爱,他的科研情怀感染了学生们,现场唱诵的一首《致冰川》给营员们留下很深印象。
“这些天爬冰川、看林线、取树芯等活动让我们不仅体会科研、观测一线工作和生活的艰苦,也感受到科学家们对青藏事业的热爱与豪迈的情操。”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侯静怡说。
据介绍,为提高大学生对青藏高原研究的认知,引导和激发大学生从事科研的兴趣和热情,自2013年起,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已成功举办8期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通过野外考察和学术报告,加深了大学生对研究所和青藏高原的认识,激发了大学生们的科研兴趣,为全国热爱地学的大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青藏高原研究的大门。
考察途中
夏令营成员留影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