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8/21 11:19:13
选择字号:
集成电路高质量发展需疏“堵点”补“断点”

 

集成电路产业是连接软件与应用的桥梁,“无芯片,不AI”已成为业界共识。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自2010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作为“新基建”不可或缺的底层支撑,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快速发展,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有力推动了国家信息化建设,但发展任务依然紧迫。

目前,集成电路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产业链、供应链存在部分梗阻、“断链”风险,如包括高端硅晶片、高端光刻胶、抛光液、溅射靶材在内的高端半导体材料等严重依赖进口。一旦断供,产业部分高端芯片将面临危机。二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如EDA软件、光刻机、涂胶机等芯片设计、制造环节中的关键设备、软件、技术等尚未实现国产化。

可以说,除产业链上下游封装测试外,集成电路设计、材料、设备、制造等其他环节均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这也迫使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急需疏“堵点”、补“断点”。

被“卡”多年,究其原因,源于我国长期以来对国外技术和产品的依赖,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创新生态体系尚不完善。

如今,在我国大力发展“新基建”的形势下,集成电路发展的任务愈加迫切、艰巨。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亟须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打通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依托新基建,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的现代化、产业链的高端化和价值链的最大化。

如何实现?对策一,建立适合中国、又能并跑/领跑世界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四链”协同新模式和新机制。

首先,在安全、可靠基本准则的要求下,打造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其次,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合作,着力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主体之间协同创新,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再次,在工业互联网架构下,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工艺、制造装备以及原材料制备深度融合,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高端化、供应链现代化、价值链最大化。

对策二,建立需求驱动的创新链,实现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应用与产业化创新的无缝衔接。布局一条线、创新一条链,先做基础研究,接着做技术研发,再做工程应用,最后做产业化。

首先,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进集成电路产业“从0到1”的原始技术创新。其次,实行新型举国体制,聚力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在近期突破集成电路产业高端芯片、装备和工艺技术、关键材料、设计工具等“卡脖子”难题;在中长期攻关未来国际竞争中最为关键的战略必争核心技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占领国际制高点。最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通创新链与应用链,推动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推进创新的良好氛围。

对策三,健全体制机制,集聚优势创新资源,构建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和产学研平台,激发科研单位及从业人员的创新活力。

首先,推动关键企业主导组建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以研发为主和以平台为主的新型研发机构,汇聚科技资源。其次,创新新型研发机构运作模式,建立市场导向的企业家、科学家联合研发、共同转化的合作机制,推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企业孵化。此外,还应创新科研投入与收益分配分享机制:提倡多方通过土地、设备、资金等参与投资,引入VC、PE等社会资本一起投入创新;建立合理的共享机制,促成相关方面形成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产业共同体。

对策四,夯实人才根基,打造既有很强创新能力又懂市场运作的集成电路产业领军人才团队。

实施层面,首先要探索多元化的集成电路产业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构筑微电子、集成电路学科多元化培养模式和双学位培养制度,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培养复合型、实用型的高水平人才;并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提升和完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水平,强化工程实训,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其次,要集聚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高端人才,合理布局新兴产业,形成产业的“集聚效应”,吸纳高端人才集聚集成电路创新平台。此外,依托国家各部委一流人才团队项目/基地,以重大需求为引导,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打造集成电路产业一流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团队。

作为新基建不可或缺的底层支撑,集成电路产业要想不被“断链”和“卡脖子”,不仅仅在于单纯破解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难题,更要针对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短板与缺失环节进行协同创新,去痛点、补断点,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本报记者黄辛、卜叶根据其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报告整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