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团队牵头的国内首届云端“甜蜜夏令营”圆满结营。此次夏令营以“甜蜜夏令营,健康伴你行”为主题,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糖友17.6万余人见证并参与了此次活动。据悉,直播共收到网友打赏的数千元将捐给三诺基金会,以帮助更多糖尿病患者。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糖尿病一直备受关注,但由于其关键技术和核心问题受到组织工程和生物材料的限制,能否顺利发展仍有待深入研究。
“相对干细胞技术来说,闭环胰岛素输送系统(亦称为人工胰腺)要成熟得多,且是目前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选择,尤其对于控制不佳的1型糖尿病患者,人工胰腺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过程,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血糖控制,提高生活质量。”纪立农表示,在未来几年内,人工胰腺治疗依然会优于干细胞治疗,也是1型糖尿病患者在今后5年甚至10年内唯一可以实现的治疗技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张明霞从护理角度谈到糖尿病患者如何管理。她表示,良好的血糖控制、自身卫生整洁、必要的免疫接种等措施是糖尿病患者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而一旦发生感染,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胰岛素治疗可作为首选。另外,糖尿病患者如有不适感尽早就医,重视早期感染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外出旅行时,张明霞给出以下建议:准备血糖仪、胰岛素及相关配件、消毒用品、日常药物等,同时,旅行时注意避免劳累,做好血糖记录,当空腹血糖持续升高大于11.1mmol/L、血压大于150/95mmHg、尿酮持续阳性、活动性心绞痛或视力突然下降时,应暂时停止旅行。
血糖监测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之一,不仅是医生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还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传统血糖监测包括“自我血糖监测”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前者只能提供当前血糖的静态情况,无法提供血糖水平变化方向和速率,以及血糖波动次数、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信息,且完整性取决于患者监测的依从性,因此往往无法监测到夜间无症状低血糖。后者则只能反映患者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控制情况,无法反映日内和日间血糖波动,也无法反映患者每日低血糖或高血糖,影响因素较多,如血液疾病,溶血性贫血,肾衰等都会影响准确性,以至于医生不能凭此为患者制订准确的治疗方案。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整合以上两种检测方式的优势,规避以上两种血糖检测方式的不足,实现了‘点-线-面’模式,直观全面地反映血糖控制情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朱宇说。
纪立农特意提到了新冠疫情期间1型糖尿病血糖管理的原则:强化疾病知识,主动学习糖尿病知识;勤监测血糖;管住嘴迈开腿,适当活动,保持强健体魄;血糖波动时稳定心态,及时咨询医生;调整好心态;注意并发症管理;降糖方案尽量少变化;做好疫情期间个人防护工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蔡晓凌则梳理了胰岛素治疗的历史,从胰岛素治疗出现,第一批NPH胰岛素问世到重组人胰岛素作为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再到短效胰岛素优泌淋R、鱼精蛋白结合的中效胰岛素优泌淋N以及超长效德谷胰岛素的出现,历经99年漫长发展史,胰岛素的问世改变了糖尿病的治疗模式,为糖尿病患者的人生带去了更多的希望。
“‘甜蜜夏令营’是全国乃至全球第一家针对1型糖尿病人开展的夏令营活动,旨在帮助1型糖尿病人规范糖尿病相关知识、传授正确的控糖技术方案,助力这部分患者在与糖相伴的日子里,血糖能安全、稳定地跳出漂亮的‘华尔兹’。”纪立农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