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温室气体预估排放量不会下降,那么到本世纪末,像2018-2019年中欧干旱那样的破纪录两年期干旱的发生频率预计将上升。
德国莱比锡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的Vittal Hari及同事使用1766-2019年的全球气候长期数据,对2018-2019年中欧干旱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发现2018年和2019年夏季的干燥程度均高于均值,属于有记录以来最热夏季前三之列。中欧50%以上的区域遭受了严重干旱——有记录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强的两年期干旱。紧随其后的是1949-1950年的干旱,但是影响范围小33%。
作者利用全球气候变化计算机模型来预测未来几十年,两年期干旱的发生频率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是否会产生影响。在模拟温室气体排放增速最高的气候场景下,作者预测欧洲在本世纪下半叶(2051-2100年)的两年期干旱数量将增加7倍。预测结果还显示,中欧受干旱影响的农地面积将增加近一倍,包括4000多万公顷的耕地。
在模拟温室气体中排放的气候场景下,预测的两年期干旱数量减少近一半;在低排放的气候场景下,干旱发生频率将降低90%以上;这两种场景下的干旱易发地区数量预计将分别减少37%和60%。
以上发现表明,采取措施降低未来的碳排放,或许可以降低欧洲频繁发生连续性干旱事件的风险。
研究人员在《科学报告》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信息:https://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8872-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