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7/27 9:21:32
选择字号:
耕海探洋树蓝色丰碑 唯实求真谱时代华章
——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立70周年

①上世纪60年代,工作人员在青岛市莱阳路28号(海洋所原址)合影留念


②1958~1960年,以海洋所为骨干力量开展新中国首次大规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


③1984年,“科学一号”访日代表团在鹿儿岛合影


④“发现”号深海缆控潜器


⑤“发现”号拍摄的深海热液喷口


⑥“发现”号拍摄的深海红珊瑚


⑦获取的精细海底地形图


⑧现场大规模赤潮应急处置


⑨科研人员在西太平洋布放深海实时潜标


⑩正在建设中的中科院青岛科教园

 

本报记者 廖洋

在碧海蓝天的青岛,蜿蜒的黄海之滨,有一处红瓦绿树的院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印刻着历史沧桑的院子,聚集了一大批中国顶尖的海洋科学高端人才,这里是新中国第一个国立海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所)。

海风吹拂中,这个洋溢着科研朴素严谨之风的院落巍然屹立,在时光的雕刻中见证着新中国海洋科学的70年传承与发展之路。

70年携手奋进,70年勇攀高峰,70年谋海济国志宏愿,70年搏浪弄潮天地宽。

跨越深蓝、脚踏实地,上下求索、践行梦想,是海洋所70年发展的真实写照。

这所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科研机构,见证了中国海洋科技事业的起步、创新和发展;见证了中国海洋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一学科到综合研究、从“望洋兴叹”到“百舸争流”;见证了中国海洋科技事业攀越了一座又一座高峰,一路成长。

深耕海洋70年,海洋所人同心同德、开拓奋进、不忘初心、孜孜求索,在我国海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创新成绩,引领着我国向海洋进军的蓝色征程。

绘制蓝图 奠基海洋新中国第一所国立海洋科研机构

70年筚路蓝缕,海洋所自成立之日起,就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攻坚克难、开拓进取,薪火相传、科技报国。

海洋所从一个海洋生物研究室发展成为涵盖海洋科学主要领域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所,带动了我国海洋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众多海洋分支学科、众多研究领域如雨后春笋,“从无到有”。

临海筑梦 向海而生

回顾海洋科学的发展历史, 会发现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海洋研究机构起初都是海洋生物或渔业实验室,后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比如美国东海岸的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西海岸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中国第一个海洋研究机构也是由海洋生物实验室发展而来。

时间的钟摆回到71年前,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现代科学尤其是海洋科学研究几乎一片空白。

1949年10月26日,中国科学院成立前夕,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曾呈奎深感海洋科学发展之迫切,致函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陶孟和、竺可桢,建议在青岛成立全国性海洋科学研究机构。11月21日,陶孟和、竺可桢函复表示:“……承示各节,当在专门委员会中提出讨论也。”

1950年3月9日,政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筹建,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同步筹建。

1950 年 8 月1日,这是一个全中国海洋科研领域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正式成立了!

她是新中国第一个专业海洋研究机构,从此,新中国现代海洋科学全面、系统、规模化的发展拉开了序幕!

时间滴滴答答,铿锵前行。1954年1月1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由中国科学院直接领导。

1957年8月22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扩建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

1959年1月1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扩建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下设海洋实验动物、海洋植物、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脊椎动物、海洋物理和海洋地质等6个实验室,1960年又组建成立海洋化学研究室。至此,新中国第一个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终于全面发展形成。

70年来,海洋所勇于求索,在春涌神州时一马当先,始终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将国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学研究紧密融合,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出大气磅礴、绚烂辉煌的壮美华章。

开拓基业 探秘海洋

海洋所以满足国家需求、解决科学问题为己任,围绕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积极战略谋划,承担了一大批重要科技任务,获取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国海洋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3年,海洋所联合其他水产科研机构开展了北黄海烟台—威海鲐鱼渔场调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海洋调查。

1956年,由海洋所多位科学家参与起草的中国海洋综合调查及开发方案列入《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海洋综合调查及开发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1958年 9月15日,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海洋组的全面规划和领导下,以海洋所为主导和骨干、全国10个部门60多个单位共同进行的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在“金星”号的鸣笛声中浩浩荡荡地启航了。

全国海洋综合调查至 1960年12月结束。先后在渤黄海、东海和南海进行了综合调查,取得了系统全面的国家基础性综合海洋资料,掌握了我国近海洋水文、化学、地质和生物等海洋要素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编写了《海洋调查暂行规范》,出版了《全国海洋综合报告》《全国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图集》等,改变了我国缺乏基础海洋资料的被动局面,培养锻炼了一支海洋科技人才队伍,为我国海洋科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全国海洋综合调查11个项目中,以海洋所为主承担了9项。毛汉礼、秦蕴珊、顾宏堪、刘瑞玉等人主要参与编写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资料汇编及图集》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20世纪60年代初,曾呈奎等7名科学家联名向国务院建议成立国家海洋局。20世纪70年代末,向国家建议开展南极调查研究工作被采纳。曾呈奎提出的发展中国海洋水产生产必须要走“农牧化”的道路,对中国的水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70年栉风沐雨,70载峥嵘岁月。一代代海洋所人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我国海洋科技事业发展的伟大征程。海洋所成立发展的70年,是新中国海洋科学研究发展的时代故事,是一部砥砺前行的海洋科研奋斗史,是一卷浪花激荡的海洋科学创新发展册。

向海图强 硕果盈枝引领我国海洋科研事业蓬勃发展

随着科技春天的到来,中国的海洋科技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海洋所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缩小与国际知名海洋科研机构的水平差距,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引领跨越 深耕海洋

“渔盐之利、舟楫之便”自古就存在,而“耕海种湖”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的革命性变化。

伴随着共和国年轻的脚步,中国的海水养殖产业从零开始,攻坚克难,一路发展超越,终成世界第一。目前,我国每年水产品总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对改善14亿人口的食品结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中国海水养殖的三次产业浪潮,是科学技术惠及民生的典范。

第一次浪潮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海带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藻类养殖浪潮。

上世纪初,来自日本海等冷水海域的船舶,其底部附着的天然海带苗在我国北方港口勉强存活。海洋所曾呈奎等对此进行了人工移植的科学研究。他们突破了海带、紫菜等人工养殖技术瓶颈,创造性地提出了海带夏苗低温培育、陶罐施肥、海带南移等技术和方法,编著出版了《海带养殖学》《条斑紫菜的全人工采苗养殖》等,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海藻养殖大国。现在,全世界80%的海带均产自中国。曾呈奎也被世界水产养殖学会誉为“中国的海水养殖之父”。

第二次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对虾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虾类养殖浪潮。

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海洋所刘瑞玉为代表的海洋科学家开展了大量关于对虾的调查研究工作,首次阐明了中国对虾生活史。1960年,成功培育出人工对虾仔虾,育苗获得成功。20世纪70年代末,在众多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突破了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并在全国沿海及时推广,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主要依靠捕捞天然虾苗养殖的局面,为对虾养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初,成功引进南美白对虾等新品种,伴随着养殖技术体系的创建,使我国对虾养殖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第三次浪潮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扇贝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贝类养殖浪潮。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人工养殖扇贝,主要品种是栉孔扇贝,20世纪80年代初步实现养殖产业化。1982年,海洋所张福绥首次从美国大西洋沿岸引进海湾扇贝,并系统研究解决了在中国海域养殖海湾扇贝的一些生物学与生态学问题,突破了产业化生产的一整套工厂化育苗与养成关键技术,在我国北方海域形成了一个海湾扇贝养殖的新产业,使我国贝类养殖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海水养殖产业的三次浪潮,是海洋所科研人员永攀科学高峰获得的累累硕果,标志着中国的水产业逐步从“捕捞”转向“养殖”、养殖重心逐渐从“淡水”转入“海水”,是中国蓝色产业的一场名副其实的技术革命。

打造重器 驰骋海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957年,海洋所成立海洋科考船队,“金星”号考察船承担了“渤海及北黄海西部综合调查”任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进行多学科同步观测。

1980年,3000吨级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一号”下水,为开展深海和远洋调查创造了条件。1986年开始,胡敦欣任首席科学家,率队连续六年进行“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和气候年际变化”的多学科调查研究,海洋所迈入世界大洋考察的行列。1984年海洋所参加了我国第一次南极科考,1999年参加了我国第一次北极科考。

2006年,1000吨级近海科考船“科学三号”正式下水服役,海洋所面向全国组织开展“中国近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开放共享航次”,开创了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船“共管、共用、专业运行”的新模式。

2012年,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正式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海洋科学考察真正有能力挺进深海大洋。

历经从建所初期的小舢板,到1957年开始服役的我国第一艘专业海洋调查船“金星”号,20世纪60年代的“海燕”号、“实践”号,80年代的“科学一号”“金星二号”,本世纪的“科学三号”“科学”号,海洋所先后驾驶着20多艘不同吨级的考察船乘风破浪,走过了我国海洋科学考察从“望洋兴叹”到“挺进深海大洋”的光辉历程,为我国海洋科学考察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锐意进取 筑梦海洋

沧桑砺洗,春华秋实。回望昨日,海洋所这艘巨轮自建造之日起,在逐梦蔚蓝的道路上,可谓成果显著、硕果累累。

童第周、曾呈奎、毛汉礼、张致一、秦蕴珊、袁业立、刘瑞玉、金翔龙、张福绥、郑守仪、胡敦欣、侯保荣、方国洪、穆穆、焦念志、李家彪……一个个在海洋科学领域家喻户晓的名字,无不记载着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光辉历史,也光耀着海洋科学的辉煌现在。

在物理海洋领域,毛汉礼等首次提出浅海跃层研究方法,与日本海洋学家合作于 1957 年发表的上升流理论模式迄今仍被广泛采用。胡敦欣等在海洋环流、海气相互作用和海洋通量(碳循环)等领域有多项科学发现和创新,发现并命名太平洋 “棉兰老潜流” 等次表层潜流,这是第一支由中国人发现、命名并在国际上获得广泛承认的洋流。

在海洋地质领域,秦蕴珊等第一次提出和建立了中国大陆架区的沉积模式,编绘了第一幅较完整的陆架沉积类型图;第一次完成了北黄海海底地形地貌的高精度全覆盖的多波束测量,编绘了冲绳海槽南部和北部调查区1:50万沉积物分布图、重力磁力异常图、构造图。

这样的“第一”还有很多……

海洋所培养了我国海洋领域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和第一个博士研究生,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海洋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设立了我国海洋学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建成了我国规模第一、亚洲馆藏量最丰富的中科院海洋生物标本馆,馆藏各类标本80多万号,其中1774种模式标本为海洋所发现和命名。

一项项成就的取得,凝聚着海洋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记载着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丰硕历史,光耀着海洋研究的绚丽当代,也启迪着中国海洋探索的美好未来。

1998年,国家批准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海洋所厘定新的发展战略目标,致力建设成为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世界科技前沿的、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国家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2001年4月,海洋所获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试点,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2006年,海洋所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在蓝色农业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海洋环境与生态动力过程,海洋环流与浅海动力过程以及大陆边缘地质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4个领域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为国家发展及安全提供理论基础、技术保障和决策依据。

携手奋进新时代 凝心聚力铸辉煌“四个率先”引领海洋科技事业跨越发展

从“海洋强国”到“海上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海洋承载着众多国家战略。为国家海洋战略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是海洋所始终坚守的使命。

依海而生,向海图强。作为新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发源地,近年来,海洋所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聚焦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需求,解决自主创新核心关键问题,引领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实现跨越发展。

向海而兴 勇立潮头

新时期,海洋所拥有实验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海洋环流与波动、海洋地质与环境、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5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以及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深海研究中心,建有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海洋生物制品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牵头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的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2个功能实验室,建成海洋科学考察船运管中心、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海洋大数据中心、海洋观测网络管理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等研究支撑体系,目前,海洋所是中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海洋研究机构之一。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发展,高屋建瓴,把建设海洋强国融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之中。

2014年,中科院启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以研究所分类改革提纲挈领,做好做实“一三五”规划,全面探索、实践科学院新时期改革方略。

向海而兴 ,顺势而为。根据“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办院方针,海洋所以“出重大成果、出优秀人才、出前瞻思想”为使命,按照“陆海统筹、近海大洋统筹、科学与技术统筹、科技与社会发展统筹”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十三五”时期的“一四四”发展规划,聚焦近海环境、深海大洋、海洋生命三大领域,强化海洋观测探测和海洋大数据分析等科技平台的支撑能力,通过多学科协同创新,全面推动海洋科学的原始创新与技术突破。

三个面向 科技报国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洋所密集发力,攻坚克难,瞄准聚焦海洋领域国家战略需求,解决自主创新核心关键问题,引领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海洋所坚定创新自信,发挥学科综合交叉优势,强化基础研究的“心脏”与“基石”,不断夯实海洋科技强国建设原动力。

——30余年中,坚持西太平洋环流现场调查和原创理论研究,发起我国海洋领域首个大型国际合作计划“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NPOCE),实现了我国西太平洋环流研究从“跟跑”走向“领跑”。

——海洋生物过程认知实现新突破:国际上首次编制贝类全基因组序列精细图谱;获得国际首个高质量对虾基因组参考图谱;国际上首次完成仿刺参基因组测序和组装。

——海洋地球化学领域获得系列新认知:在《自然》《科学》发表了光滑洋壳俯冲易于产生灾难性大地震的颠覆性理论;国际上首次提出冰期低纬陆架沉积物风化增强的矿物地球化学证据;发展出海底热液活动及其硫化物资源调查新模式与方法并指导应用。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海洋所瞄准制约我国深海科技和海洋安全的技术壁垒,承担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在科技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攻关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建成“科学”号大科学装置,研发系列深海探测取样设备,构建了“船基—潜器—原位”一体化的国际先进深远海综合探测与研究体系。

——突破世界级难题,建成世界首个具备实时传输能力的全海深潜标观测阵列;首次实现由北斗卫星双向通讯、实时传输观测网数据。

——研究和开发海洋工程设施防腐蚀方法和监测技术,每年为国家减少上千亿元经济损失。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海洋所秉承中科院“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宗旨,加强与地方合作,组织实施重大示范转化工程,推动海洋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创建现代化的海洋生态牧场渔业生产新模式,创新集成关键设施与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海洋牧场核心区生物资源量增加达2倍以上,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显著生态效益。

——“十二”五以来,海洋所培育虾、贝、藻、参等水产新品种13个,并在我国沿海省市广泛推广,为地方经济发展及我国水产养殖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研发赤潮、绿潮、水母等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并开展示范应用,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蓝色国土”上。“近海赤潮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方法”获得了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新时期,海洋所正在逐梦蔚蓝、经略海洋的征程上,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认知海洋 经略海洋

开发海洋,科技先导。

2013年,作为中国科学院前期启动的10个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之一,海洋所承担了“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A类)项目。

专项依托“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对西太平洋海域进行了世界最大、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调查。海洋所充分发挥战略引领作用,与斯里兰卡在太平洋、印度洋的观测上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印度尼西亚在海峡通道、海洋资源环境方面进行了合作;与澳大利亚建立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联合评估中心;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计划成为中国人提出并起到引领作用的国际合作计划。

《自然》杂志报道,“600年前中国人郑和率领庞大船队跨越太平洋七下西洋,提升了中国的影响。今天中国重新进入太平洋,观测数据对于改进气候预测模式和研究东南亚季风以及全球气候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海洋所先后荣获中国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中国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项、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奖2项、中科院国际合作奖1项、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等。2014年, “科学”号深海科学考察团队被中央电视台和七大部委联合评选为“科技创新团队”,是与探月、天河一起获奖的3个创新团队之一。

之后,海洋所陆续承担了“地球大数据”“深海/深渊装备”“美丽中国”等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的项目级攻关任务,并牵头承担了B类海洋战略性先导专项“印太交汇区海洋物质能量中心形成演化过程与机制”。

今年初,B类先导专项正式立项。海洋所携手中科院内外共17家涉海力量,带领中国海洋科学走进“印太交汇区”跨圈层交叉研究的“无人区”,开辟新的科学前沿。印太专项首航将在2020年10月启动。以此为契机,海洋所将积极推进国际联合科考,推进海上丝路国家之间的合作,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高筑平台 率先发展

探秘蔚蓝、解码海洋是几代海洋人的梦想。

海洋所坚持平台思维,致力平台建设,整合院内科考船队、观测网络、大型设备、海洋大数据等科研资源,形成具有强大前沿科学和技术突破能力及产业推动能力的大型综合研究创新平台。

2015年,海洋所牵头组建中国科学院海洋科考船队,统筹调配管理院内“科学”“实验”“探索”“创新”4个系列9艘科学考察船,有力推动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科考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形成了从海岸带、近海到深海大洋的谱系化科考能力,建立了“四统一”“三统筹”“双闭环”的管理体制机制,为全国的海洋科研力量提供开放共享的创新基础平台,共同奏响海洋科学的“蓝色交响曲”。

海洋所牵头建设的“四站四网”海洋野外观测网络——胶州湾站、黄河口站、牟平站、长江口站,及黄海浮标观测网、东海浮标观测网、西太潜标观测网、渤海与北黄海区域观测网,是国际上最大规模的“空天海地”一体化综合立体观测网络,布局从中国近海及邻近大洋正向大洋深处覆盖。

海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获批成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数据中心、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分中心。中心面向国家海洋科学前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基于海洋科考及观测网络,整合现有数据资源,实现数据与计算的耦合,建设标准规范、系统集成、高效共享、综合展示的海洋科学大数据中心,服务于海洋科学发现和管理决策。

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在2018、2019年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中连续2年获评优秀。

汇德聚才 桃李芬芳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海洋所努力把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培养紧密结合,科学规划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人才系统工程,为我国培养造就了大批海洋科技领军人才。

建所之初,海洋所可谓名师荟萃。新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童第周是海洋所首任所长,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毛汉礼等是海洋所的建所元老,著名遗传学家方宗熙和生理学家徐科等一批科学家成为兼职研究员……海洋所在创立伊始便开拓并引领了我国海洋科学各学科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洋所以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加快凝聚培养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并加强青年人才培养支持,强化“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海洋所有在职职工73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65人,两院院士3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92人,硕士生导师80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我国典型海域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与机制”“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动力过程”两个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海洋所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研究生制度、培养海洋科学高层次人才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是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研究所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以及海洋科学、水产2个博士后流动站。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海洋所牵头及参与建设的水产、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大气科学4个学科获评A+。

在这里,一批又一批的海洋骄子学有所成,怀揣着梦想踏入海洋科学的殿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成为科研院所、高校的学术带头人,承担着国家重大科研课题任务;成为各行业的骨干精英,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他们在大江南北、两极八方,为全人类的海洋科学事业努力奋斗着。

70年来,这艘海洋科学巨舰已招收研究生3000余人,培养博士后508人,桃李芬芳。

不忘初心 成就合作

立足青岛,服务山东,辐射全国,放眼世界。这十六个字蕴含了海洋所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的科研与教学抱负。

通过院地合作,海洋所推出了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服务平台,并与地方共建研发基地等,助推科技成果走出“象牙塔”,挺进国民经济主战场。

海洋所出台并重新修订了专门的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从制度上引导科学家开展成果转化。

2019年,海洋所牵头组建了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并举办了中科院—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推动中科院科技成果向山东集聚和落地。

此外,海洋所还在山东沿海地市开展需求对接和成果推介,与烟台、威海、东营等地市分别共建创新中心和产业研究院,联合相关头部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中科海洋新兴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为新能源行业涉海业务提供一体化综合性专业服务。

独行快,众行远。友及天下,合作就是力量。

70年来,海洋所始终面向国际前沿,积极致力于国际交流合作与协同创新发展。

海洋所先后与苏联(俄罗斯)、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30多个国家(地区)的120家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的海洋科技合作;参与多个国际海洋研究计划,并发起首项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国际计划。

2015年,由7个国家、14位世界知名海洋研究所所长及著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学咨询委员会成立,作为“国际智库”对研究所各方面提出战略咨询建议,目前已成功召开三届咨询会议。2018年,海洋所与美国蒙特利湾海洋研究所彼得布鲁尔团队的合作,获得研究所历史上首个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海洋所是中国最早的全球海洋观测合作组织正式会员,也是国际海洋生物普查计划中国委员会倡导者,80多位科学家先后在各类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包括NPOCE科学指导委员会会议主席、国际海委会(SCOR)副主席、国际有害藻类研究学会(ISSHA)副主席、Geochemical Society GCA副主编等,有效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海洋科学领域的话语权。

多年来,海洋所合作设立了中澳近海健康联合中心、中葡星海联合实验室、中日海洋腐蚀环境研究中心、中法趋磁多细胞生物的进化与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等多个国际合作平台,支撑“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战略实施。

合作促共赢,因科研领域杰出贡献,曾呈奎院士获美国藻类学会杰出贡献奖,张福绥院士被美国贝类学会授予贝类养殖杰出贡献奖,郑守仪院士获国际有孔虫研究最高奖——库什曼奖,侯保荣院士获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科技成就奖,刘瑞玉院士、相建海研究员获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张国范研究员获国际鲍鱼协会奖……

70年来,海洋所一直是海洋科学国际合作的积极践行者,学习国际前沿的科学思维,在合作中成就自身,发展共赢。

厚积薄发 盈盈硕果

70载风雨砥砺,70年继往开来。

中科院组织的“一三五”国际诊断评估认为,海洋所是世界级水平的研究所,战略定位准确,符合研究所特色与发展布局,在国内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中,各重点学科和重点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

70年来,海洋所在中国海洋科技主要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中做出了许多奠基性和开创性的贡献,取得了1900余项科研成果,获科技奖励586项,其中国家一等奖6项,国家二等奖25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5项,国家其他奖36项,省部委一等奖160项,山东省科技最高奖4项;国际奖17项;发表论文14000余篇,其中6400余篇被SCI/EI收录,出版专著286部,授权发明专利1680余件。

海洋所以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14项,主持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12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3项,主持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5项,主持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1项、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1项、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3项,主持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7 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联合基金项目—山东海洋科学中心项目1项。1999年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83项,项目数量和经费额度始终居于全国涉海科研院所前列。

百舸争流千帆竞 乘风破浪正远航海洋科学巨舰再攀高峰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强调。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对新时代海洋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时期,海洋所已呈现鼓满风帆、精准发力、持续攻坚、全面推进、积厚成势、成效明显的新局面。

以海为媒 海洋强国

中国科学院针对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高度依赖大型基础设施等“大科学”研究的特点,以海洋所为依托,战略布局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建设、青岛科教园建设以及海洋所与烟台海岸带所两所融合发展。

2016年,中科院跟青岛市共同建设的青岛科教园是中科院在北京之外建设的首个科教融合基地,通过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深化科教融合引领带动区域科技创新,打造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培养高地。

2017年3月,海洋所与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强强联合,错位布局,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学科布局调整和科研资源整合,凝练了两所融合的“一五五”发展规划,凸显“海岸带—近海—深海大洋”的学科综合优势和特色,形成相互补充的研究领域学科交叉强大合力。

2018年1月,按照中科院党组“高起点、大格局、全链条、新机制”的要求,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应运而生。研究中心由海洋所牵头,集合了中科院13家涉海院所优势力量,面向开拓交叉前沿领域、建设美丽健康海洋、保障国家海洋安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需求,依托设施集群、组织大团队协同攻关,深入促进科教融合,为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启动两年来, 海洋大科学中心建设成效已经初显。

海洋大科学中心通过探索构建“1+X+N”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核心科学家团队、重大科技任务的大团队攻关模式,立足青岛,推动中科院涉海优势科研力量有效集聚,用实质举措助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得到山东省、青岛市的大力支持,正式签署了院省市三方共建协议,支持中心先进科研平台和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建设。

在基础设施集群构建方面,海洋大科学中心的大融合、大团队、大平台构建框架已基本形成。中心高效运行“四所九船三码头”科考船队,系统构建“四站四网”空天海地一体化综合观测网络,打造形成“南北双核,五地七所”的海洋大型仪器区域共享体系,构成强大的支撑平台。海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协同创新平台、水下探测设备研发平台、深海资源保藏与开发、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新的先进科研条件平台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一个面向未来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呼之欲出。

设施集群的效应已经凸显。两年来,大型仪器设备区域中心年均总共享机时超过48万小时,累计为83家院所、高校和企业提供分析测试服务,破解了我国大型科学仪器分散、使用率低以及重复购买的弊端。海洋科考船队的“科学”“实验1”“探索一号”全年在航时间均超过210天,比两年前增长15%。

依托设施集群,海洋大科学中心聚焦近海环境、深海大洋和海洋生命三个核心研究方向,产出一批重大原创科技成果;组建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灾害防控等7个交叉研发集群,系统集成创新成果,服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团队开展合作研究,为海洋人才在青岛集聚提供了“加速度”。如吸引包括两院院士、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5000余人次利用平台资源,开展600多项课题研究。

海洋所还前瞻启动“海洋生态系统智能模拟研究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未来,该设施可与科考船队、空天海地一体化观测网络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海洋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围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海洋大科学中心科研服务地方发展卓有成效。它牵头建设山东省首批创新创业共同体——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畅通“政产学研金服用”全链条通道,推出成果对接会等形式,推动中科院创新成果与企业对接。与烟台、威海、东营三市分别共建烟台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威海海洋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东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研究中心。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研发中心,联合开展传感器、水下机器人等关键技术攻关,引导山东省海洋产业向高端核心零部件制造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高附加值产业链上游迈进。

在促进科教融合方面,海洋大科学中心扎实推进中科院大学海洋学院建设。集聚中心核心单元和交叉集群科研力量和人才队伍,遴选优秀授课教授和业务导师,建设海洋基础学科和特色领域方向并举的教研室,教育教学体系已基本构建完成,软硬件建设进度居京外科教融合学院前列。中心还积极争取山东省研究生招生名额的专项支持,学硕指标大幅提升,2019年与山东地方高校联合录取研究生30人。

不仅如此,为应对全球海洋领域挑战,中心在国际咨询委员会的指导下,加快推进建设国际协同创新网络,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携手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并倡导设立“丝路方舟”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和“印—太交汇区多圈层相互作用”国际大科学计划,全面提升我国在世界海洋前沿科学领域的发言权和主导力。

初心如磐 笃行致远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向海而生、凭海而兴的海洋所,每一个前进的步伐都坚定有力地回应这个信念!

海洋所从成立之初,就将中国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视为己任,将适应和引导社会经济对海洋科学技术的需求视为自己的使命,准确研判国内外海洋科技发展态势,积极凝练、策划围绕国家安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时刻坚持以海洋科技前沿的视角规划研究所的未来发展,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这是这艘海洋科学巨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岁月变迁,初心如磐70年。

站在70年辉煌的新起点,海洋所一代代科学家继往开来,在近海、大洋、地球的两极,探索着海洋的奥秘,塑造着不朽的丰碑,创造着蓝色的辉煌。

“耕海探洋、唯实求真”的所训、“博学创新、厚德致远”的所风、“科技报国、创新为民”的精神理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海洋所人和谐奋进、砥砺前行,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洋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拼搏、开拓创新,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奋进的姿态、铿锵的步伐迈向新的征程,为早日建成海洋科技强国劈波斩浪、逐梦深蓝!

《中国科学报》 (2020-07-27 第2版 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