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卜叶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7/9 18:13:57
选择字号:
从图灵奖得主“卷入”骂战看AI “偏见”

当我们还在谈论人类的刻板印象时,人工智能(AI)的“偏见”已经开始刺痛公众的心。近日,2018 年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卷入”了一场骂战。起因是Yann发表了一种AI算法PULSE,能依据被识别图片生成一张真实却并不存在的人脸。“换脸”过程中,网友发现PULSE“偏心”,生成的图像很单一,不能依据不同人群“量体裁衣”,导致有些人适配准确,有些人出现偏差的结果。Yann在推特上指出,这是训练使用的数据集的局限性导致的,但公众并不买账,冲突愈演愈烈,而Yann因此退出推特。

偏见究竟是如何影响AI的?公众应如何对待不完美的研究?消除偏见最终是否可以实现?《中国科学报》特别邀请了业界多位专家就此进行了讨论。

讨论嘉宾

邓伟洪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雷震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

张军平 复旦大学教授

李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躲不过的偏见

《中国科学报》:AI偏见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在你们看来,究竟什么是AI偏见?AI偏见有哪些表现形式?

邓伟洪:对于AI偏见,目前尚无明确定义。随着AI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广泛应用,偏见等伦理和道德问题会凸显出来。世界领先的AI公司普遍受到该问题困扰,AI领域是偏见的高危地带。

雷震:此前,亚马逊用AI代替人事部门筛选简历,后来发现筛选出来的简历均为男性,对女性求职者表现出偏见。这是因为AI根据过去简历的关键词来识别,而这些简历中,大部分求职者为男性,女性相关的数据太少,从而导致AI误以为没有这类关键词的女性简历不那么重要。

张军平:把人类、大熊猫识别成大猩猩,在阿拉斯加犬和哈士奇的识别中,只识别照片的背景,有雪地就是阿拉斯加犬,这些都是AI偏见的案例。

《中国科学报》:公众是否对AI偏见反应过激?AI偏见会导致哪些问题?

李甲:AI偏见是自然存在的问题,也是常见的现象。

雷震:一个算法模型在不同数据集、不同场景应用的结果有差别,这是正常的。

张军平:AI偏见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比如,智能医疗影像诊断领域,就诊患者的诊断结果通过其他病人的数据训练而来。一旦出现偏差,这些患者的诊疗就会受影响。

《中国科学报》:AI偏见能否避免?

邓伟洪:当前人脸识别主流的训练集是在互联网随机下载名人图片,这种貌似公平的随机下载,“无意中”把互联网的数据偏见传导给人脸识别算法。比如,目前不少训练集中的亚洲人脸数量不足10%。

为了避免造成巨大偏见,建立公平的测试集是避免算法偏见的最有效手段。今年国际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会议(CVPR)上,我的研究小组发布了一个更均衡的数据集。目前,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小组申请使用。

雷震:从技术角度看,AI能回答所有问题,但要考虑后果。一些可能触发“偏见”的研究要尽量避免,比如用人脸预测犯罪倾向。

张军平:数据集不可能覆盖所有的可能性,算法偏见也许会持续存在。有些偏见不见得能马上被发现,目前依靠机构去纠偏并不现实。比较现实的做法是,科研人员在做情感识别、微表情识别、心理状态判断、AI看相这些类型的研究时要谨慎,避免形成“以面识人心”的偏见。

杀不死的偏见

《中国科学报》:追本溯源,哪些原因导致了AI偏见?

邓伟洪:数据集和算法都会导致偏见。数据集偏见比较容易检测和理解,通过平衡和丰富数据可以有效消除。从技术角度,可以通过人工标注并统计训练数据的某个属性,从数量均衡的标准来确定数据集是否有偏差。算法偏差则更隐蔽,人们无法直接感知算法会偏爱某一群组的用户对象,需要建立专门的测试集来检测,并且要面向公平的测试集来设计和优化模型,才有可能检测和避免算法偏见。

雷震:目前,主流的AI技术都是数据驱动的,多数偏见是由数据集的局限性导致的。此外,物理上的客观局限也会导致偏见。比如,儿童的相貌差距小,其人脸识别比成年人难,识别准确率低,这是客观原因导致的,并非对儿童有偏见。

李甲:通过反推,可以分析出AI偏见源自哪里。而往往,AI偏见不是某一个原因导致的,而是多个问题,比如数据、技术、客观原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科学报》:能否通过优化算法或更新数据集等技术手段消除AI偏见?

邓伟洪:规避偏见是一个系统方案,需要在数据集和算法上同时着手。公平的数据集可以消除一部分偏见,但不能完全消除。例如,北京邮电大学建立了统一的入学考试和录取标准,但也需要对某些特殊群体加分来实现更广泛意义的“公平”。学术界已有的纠偏机制人为地去除体现偏差属性的特征,这些方法往往会牺牲系统的整体性能。

雷震:对于偏见,可用技术手段纠偏,但不能完全解决。数据总有一定的倾向性,收集数据受时空限制难免有偏差,难以均衡地、全面地涵盖所有类型的数据。目前,数据集公布的信息较少,一般只公布男女比例、大致年龄范围、数据如何采集等基本信息。

李甲:通常,一个数据集中,有的类型的图片多,有的少。数量多的类型识别率高,数量少的识别率低。通过对数据集打一个补丁、优化数据集可纠偏,并且技术难度不大。此外,学术界针对小样本群体如何提高识别率,已经展开前沿研究。

张军平:只能尽可能减少AI偏见,但不能完全杜绝,“例外”总是存在。如果我们想穷尽偏见,那可能会触发组合爆炸问题。

让AI研究“喘口气”

《中国科学报》:有一种观点认为“AI追求的不应该是无偏见,而是透明度”,用透明度换取信任,对此你们怎么看?

邓伟洪:透明度可以解释偏见的来源,方便与公众的沟通,但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在伦理准则的指导下,建立由公平的标准、训练数据和算法模型等构成的多层次研究体系,完善地解决问题。

雷震:学术论文旨在服务学术交流。为了确保结果的可重复性,一般论文中的数据集是开源的,实现方式是透明的,代码是公开的,业内人员能够清楚了解数据集的缺陷。从这个角度看,透明是好事,但透明到什么程度,是不是所有问题都告诉公众,全部告知是否会引发其他问题,也是未知的。

张军平:科研人员不是先知,在研究阶段不一定能洞见所有问题。数据集、算法等存在哪些问题,如果研究前就清晰了解,那研究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如果透明度能定义,那科研就不是科研了。科研本身就有很多未知因素掺杂其中。

《中国科学报》:有科研人员认为“不同于应用,研究都是不完美的”“AI的输出结果都是带有不确定性的”“不要让研究者们每天活得如履薄冰”,你们希望公众怎样看待AI研究?

邓伟洪:AI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方向,希望公众对AI研究持一定的包容态度。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系统参数来平衡准确性和公平性。

雷震:AI获取了人类社会的知识和数据,人会犯的错误,AI也会犯。不可否认,纠偏机制是必需的,科研人员要及时改正偏见问题。同时,也要尽量把AI看成人类,让它适时喘口气。

李甲:偏见的消除是逐步的,需要时间。但是,公众希望时时刻刻得到四平八稳的结果,不希望偏见发生,这时候就需要媒体做好“传声筒”,一方面告诉公众,科技一直在进步;另一方面告诉科研人员公众的诉求。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