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艳杰 冯文波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0/6/21 9:17:31
选择字号:
保持初心 丹心报国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的科研人生

 

【脱贫攻坚路上,知识分子这样担当】

早上8点,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冯家河村的码头上就热闹起来了,一艘艘载满扇贝的渔船陆续回到码头。60多岁的冯炳语敏捷地跳下渔船,招呼家人将船上的扇贝进行分拣和冲洗。冯炳语说,今年的扇贝种苗成活率高,渔民们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冯炳语说的扇贝种苗,与一个人息息相关,这个人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30多年来,包振民潜心扇贝研究,先后育成“蓬莱红”“蓬莱红2号”“海大金贝”“獐子岛红”“海益丰12”等扇贝新品种,扭转了我国扇贝养殖业长期依赖野生苗种的局面。30多年来,包振民和他的团队以“让扇贝产业旺起来、养殖户的腰包鼓起来、老百姓的餐桌靓起来”为己任,持续创新,在脱贫攻坚路上谱写了一曲曲向海图强的华美乐章。

十年磨一剑 培育新品种

家乡近海,海洋的广阔与深邃令人神往,丰富的海洋生物让人着迷。“好奇心是最好的向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包振民说,他自小就有海洋情结,1978年报考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前身)生物学专业。自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包振民始终孜孜不倦地在海洋领域进行探索耕耘。

20世纪90年代后期,扇贝养殖业暴发了大规模的流行病害,一度成为制约我国扇贝养殖业发展的大难题。因此,培育高产抗病良种被提上日程,包振民和他的团队开始投入课题攻关。

十年磨一剑。2006年,凝聚着包振民无数心血和汗水的栉孔扇贝新品种“蓬莱红”通过新品种审定。作为我国科学家自主培育的第一个扇贝新品种,“蓬莱红”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肉柱大、抗逆性强、壳色鲜红、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一经推出,就赢得水产养殖户的喜爱,先后获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煮熟了,红彤彤的,既喜庆,又诱人,这个品种最早是在蓬莱培育的,就把它命名为‘蓬莱红’。”包振民说。

突破新技术 带来高产量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率、高水平的扇贝育种技术体系,使扇贝养殖业高效平稳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包振民说。

全基因组选择是目前育种领域的前沿技术,包振民带领团队率先在水生生物育种领域开展了这一技术的研发。要进行全基因组选择,就要掌握高通量分型技术。在国际上,对畜牧动物进行高通量基因分型时,需要用基因芯片进行检测,但芯片价格昂贵,高昂的检测成本给水生生物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的实际应用造成了阻力。

直面挑战,打破惯性思维,包振民带领团队进行研发,大幅降低了检测成本。这一低成本、高通量全基因组分型技术的创新,不仅为扇贝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而且还推广应用于水稻、土豆、蜜蜂、家猪等80余个物种的育种分析,成为引领种业创新发展的颠覆性技术,为国际同行所瞩目。

除了突破低成本高通量的基因分型技术难关,包振民携团队还完成了多种扇贝的基因组图谱绘制,解析了扇贝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与调控机理,为扇贝种质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在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包振民领衔完成的成果“扇贝分子育种技术创建与新品种培育”获技术发明二等奖,成为该年度水产科学领域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

随着我国扇贝养殖技术和良种培育技术的创新,扇贝产量已经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年产20多吨,上升为现在的190多万吨。产量的增长,带来的是价位下行,曾经的海珍品,如今已走上寻常百姓的餐桌。

“这也是最让我感到欣慰的地方,通过我们的努力,给中国老百姓提供了大量高品质的蛋白质。”包振民说。

保持初心 治学报国

“为学应须毕生力,攀登贵在少年时。”这是包振民对学生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在教学中,他倡导的是“穷理、极致、执着、精美”的治学品质。

“学术上,包老师非常严谨,要求我们‘不做则已、做必完美’,有时会为了一个小问题和我们一起通宵达旦地研究。”包振民的学生、现任职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战爱斌回忆说。

“我跟着包老师学习的时候,他的日常工作已经非常繁忙,但无论多忙,他都坚持带我们到一线去,到条件艰苦的海水养殖场进行实地学习和调研。”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教授王师说,这种热忱及治学精神,让学生们受益终身。

截至目前,包振民已经培养了120余位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大多已经成长为我国水产种业领域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

“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艳阳高照,都要保持初心,将人生奋斗同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相统一。”这是包振民给2019届毕业生上最后一次党课时的寄语。这句温暖又励志的佳话,留在了许多海大毕业生的微信朋友圈里,引来点赞无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