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自己参研的飞机翱翔蓝天 |
——记大幅提升航空发动机性能的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刘东团队 |
航空发动机,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长期以来,不断提升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成为各国科学家致力突破的方向。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刘东团队经过20年的艰苦攻关,先后突破近10项关键技术,解决了航空发动机发展中的一些重要技术难题。
啃下“经典问题”的硬骨头
航空发动机性能提升,是世界工业史上的经典问题,而这个“经典”却并不是褒义词。“经典问题,就是长期以来都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老大难。”刘东说,“一般情况下,科研中新兴前沿方向的成果相对来说比较密集,而研究这种经典问题,往往是啃硬骨头,吃力不讨好。”
而来自中国西部地区的这只团队,就是要啃下困扰了全世界科学家几十年的硬骨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刘东考入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深受学校“三航”氛围的影响,他报考了该校教授罗子健的研究生——罗子健当时正是国内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知名专家。
当时我国的航空工业才刚刚起步,尤其是在发动机这一领域,相关的技术积累几乎为零。然而,老一辈的航空人和科学家,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白手起家,开创了航空工业发展的中国道路。
研究生学习期间,刘东便跟随罗子健从事航空发动机相关问题的探索。老一辈西工大人不仅为学校从事该领域研究打下了深厚的技术基础,也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可以说,国内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很大一部分都是西工大培养的。”刘东介绍。
本世纪初,32岁的刘东就成为这个课题组的负责人,沿着前辈的道路继续前行。经过近20年的攻关,终于让发动机性能有了大幅度提升。
困难压不倒的“铁军”团队
2020年1月1日,课题组的几位老师分别在陕西、四川、贵州的试验基地进入新的一年。
2020年3月中旬,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仍未完全退去,航空企业已陆续复工。在疫情影响之下,高校还没有开学,而团队成员们便收拾起行囊,奔赴研发一线。多少年来,长期身在生产一线早已成为他们的日常。“特别是几位青年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一年有1/3的时间在外地。”刘东说。
团队青年教师王建国说,只要任务能够顺利完成,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最害怕在交付时间节点前,出现突发状况。”
多年前,团队与企业共同攻关的一项技术,其测试性能已经超过了任务要求。而由于组件制造技术调整,需要将产品性能指标进一步提升20%,而此时,离产品交付时间还剩不足一年。
刘东坦言,团队一度陷入了“至暗时刻”。“非常非常煎熬。本来,能做到要求的综合性能已经很不易,如果还要在短期内再增加20%,当时觉得完全不可能。”
然而,他们没有退缩,一轮新的攻关迅速展开了。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在最终定型交付前,团队如期达到了要求,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责任、责任,还是责任!
面对超出寻常的艰苦和付出,团队老师说:“我们这项工作的‘获得感’很强。”每当看到自己参研的产品将飞机平安送上蓝天,打内心深处生发的感动、骄傲和自豪,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不管多么困难,都要完成、都要成功!——归根到底是出于一种责任。这种责任,让人不需要任何鞭策,都会克难攻坚完成任务。
十几年来,该团队所有的研究都是基于我国航空发动机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在不断的合作、摸索中,团队与国内主要航空企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从企业反映问题,到学校提出解决方案,再到双方共同实施,在实际中不断调整完善方案、试验论证、解决问题、报告总结的良性合作机制。
他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领空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这种对航空事业的责任心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劲儿,源自于西工大长期以来形成的扎根西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追求一流、献身国防的优良传统。
这一优良传统,让团队每一个人在项目中都铆足了劲儿向前冲,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肩上扛起的不仅是西工大人的担当,更是守卫祖国蓝天的责任。
在“一线”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如果没有一支团结坚定、战斗力强的队伍,科研突破便无从谈起。
多年来,尽管团队成员很难聚在一起开一个“完整”的会,尽管项目压力大、工作强度高,但是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却始终强大。
“我们没有刻意营造团队文化。如果有,那就只有一条——‘到一线去’!”刘东说。他认为,团队的凝聚力是每个成员心中源源不断的、自发的动力,团队每一个人都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向着目标前进。“在这种格局下,个人的利益得失,一下就放下了。”
这种担当和责任,换来了合作方的高度认可。十几年来,从最开始的怀疑,到现在的认可、赞誉、尊敬,合作方对西工大这支团队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拥有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书生们”尊敬有加。
“在行业内,团队的几位青年老师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获得了业内的尊重。”刘东自豪地说。
对于学生的培养,团队也遵从着这条原则——实践育人,让学生“到一线去”。团队老师认为,对研究生来说,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让研究生在解决实际技术难题中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
“团队培养学生的核心,是要让他们自己找到并坚定自己的事业发展目标。在培养过程中,与写出漂亮的文章相比,我们更希望他们能实实在在地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团队青年教师杨艳慧副教授说。
十几年来,伴随着项目的攻关,团队培养的青年才俊也生生不息、不断涌现,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主动选择到科研和生产一线工作,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成长为相关企业、研究所的(副)总工程师、(副)总经理等骨干力量。
看着自己培养的一届届学生茁壮成长,纷纷挑起起祖国航空事业的重担,刘东满面笑容地说:“某种意义上说,这比看着自己参研的飞机翱翔蓝天,更有获得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