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袁一雪 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5/23 11:07:52
选择字号:
科教界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夯实基础助创新 增强发展新动能

 

变化的时间,变化的篇幅。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这份疫情背景下的政府工作报告,是近年来最为简短的。唯有不变的,是决心和信心。

两会代表委员在谈到这份高效、务实的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越是在国家面临诸多困难挑战的时期,越是要不断增强发展的新动能。这就要求科技界,始终如一的夯实基础,坚持创新。

——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容川:

政府工作报告揭示了很重要的一点,工业互联网是推进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在智能制造的领域里,机器、环境与人之间的信息是要互联互通的,如果做不到,就不可能实现制造业升级。而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延伸到工业数据的积累,人工智能对数据的学习和挖掘,找出规律,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减少成本,提高质量,凝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国家引导企业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变,企业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分步实施,时间周期长,资金投入要求高,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更加困难。因此,国家提出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其实就是在支持制造企业统筹安排,从一开始就以高标准的要求来布局新的生产线。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

在这次疫情之中,在线教育、在线诊疗、AI技术等行业的确是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在本质上是老百姓的生活刚需发生了变化,而国家也需要这样的技术去解决社会问题。如何去满足这两点,是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企业需要不断去思考、摸索并为之奋斗的。

疫情的压力是短期的,企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是长期的。疫情对社会的一个重大改变,就是让企业在疫情过后,更加关注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科技的发展为战疫提升效率、节约人力提供了更多可能,我们需要持续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精准防控领域应用,加强核心研发领域研究创新,用人工智能助力为常态化疫情防控。

——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展社会研发机构。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

事实上,这些年国家一直在强调重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新的关注点,是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以及发展社会研发机构,这两方面是相互呼应的。我们应该看到,对于基础研究的投入,除了需要国家机构的支持,社会上很多民间资本,比如一些民营企业,它们也是一股互补力量。特别是这些年,民间力量开始增加科研投入,成立一些研发机构,这是很好的趋势,应该得到国家的鼓励。

在国家重点项目攻关领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谁能干就让谁干”,这一点如果能早日落实,对国家的基础研究是一件极大的好事。我们一定要避免国家重点项目一窝蜂乱抢的现象,很多团队是为了拿项目而拼命公关,一旦拿下,能不能做好,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一开始没有把好关,没有金刚钻的却能揽上瓷器活,再加上过程又缺乏监督,导致项目最后并没有真正好的进展,损失的还是国家。

我希望,国家重点项目攻关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恶性竞争,真正做到能者居之,并基于科学诚信,给予可持续支持,直到完成攻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建人兼首席科学家邓中翰

科技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而中国科技创新的关键是:首先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我国技术实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其次要实现核心技术产业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核心技术为依托,坚持科技成果大规模产业化的道路。另外,也要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制并激励其模范带头作用,一方面政府加大力度支持企业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企业也要发挥“产学研用”一体的优势,积极引入创新机制和发展模式,助力探索新型举国体制。

集成电路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此领域,我们也将紧密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满足国家重大战略和需求,使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逐渐达到新水平迈向新台阶。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

我的感受是,要做好科技创新,必须要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下功夫,加快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及社会研发机构的布局和建设;要在科技分类指导上下功夫,既要面向当下加快应用及应用基础研究,也要面向未来稳定支持基础性研究;要在科技资源配置上下功夫,实行重点项目攻关 “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要在投入机制在上下功夫,既发挥国家和部委基金的导向作用,更要发挥好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要在科技评价导向上下功夫,营造探索创新的学术文化,彻底摒弃“五唯”,以质量为导向评价学术水平,以市场为“试金石”评价科技成果。

作为来自高校的代表,更要带领师生,在科技工作中做好“顶天立地”工作:面向国际前沿,做好“0”到“1”的原创性突破;立足祖国大地,做企业强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为激发内在发展动力贡献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综合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易建强:

我很认同稳定支撑基础研究非常重要,因为我国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近几年,我国要解决卡脖子技术的危机感越来越强烈,但是如何解决,还是要靠国家、靠企业、靠广大科技人员。我认为,我国的航天部门就做的比较好,企业方面则当属华为。他们两者在核心技术攻关上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但是,基础研究不能一蹴而就,关键核心技术也需要长期攻关,我们依然需要时间并举全国之力厚积薄发。

——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发展创业投资,增加创业担保贷款。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更大激发社会创造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黄政仁:

中小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活力源,也是就业的蓄水池。“双创”示范基地本质上是优化中小企业成长生态的一种组织化行为,“十三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分别认定了一批“双创”示范基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是国家发改委认定的第二批研究院所类“双创”示范基地。我们专门成立“新材料初创产业园”的创业平台,很多科技成果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得以孵化创办公司,同时也对外部新材料与先进制造领域的初创企业开放,依托研究所的科技资源为园区内初创企业提供强大的支撑。

我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能加大对“双创”示范基地的支持,针对不同行业领域提供更加灵活和丰富的个性化政策,比如投孵联动政策、国企市场资源开放等,也希望全社会都能关注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初创企业的成长生态,给予更多的包容和支持,让制造业有赚钱效应,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源回流到实体制造业。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