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医疗机构药品战略储备虚拟库存,是扩充地方药品战略储备量,提升地区应急情况快速响应能力的重要举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告诉《中国科学报》。
通过对样本医院供应药品品种进行筛选,钱锋发现,防治流感的药物、创伤急救药和解毒药在临床上缺乏替代品种,因此具有战略储备价值。但是,除奥司他韦、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具有一定的储备量和供应量外,其它解毒药的月均供应量较低。
为保障应急情况下相关药品的供应,他建议,构建医疗机构药品战略储备虚拟库存,形成区域性统筹协调机制。
然而,构建医疗机构药品战略储备虚拟库存仍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医疗机构药品采购量依据药品消耗情况而定,药品采购量与消耗量趋于平衡,缺乏弹性容量。因此,在应急需求发出后,无法快速供应相关药品。此外,医疗机构缺乏药品战略储备专项资金,也制约了医疗机构药品战略储备虚拟库存的建设。
另外,尽管医疗机构有应急情况处置制度,但通常仅针对流感等疫情进行应急响应,缺乏对化学、辐射等情况的快速应急响应。
为此,钱锋认为,医疗机构应当依据自身药品供应特点,结合地方药品战略储备需求,遴选具有战略储备价值的药品,形成医疗机构药品战略储备目录。建立战略储备药品目录后,医疗机构还应当构建一定的弹性库存,形成药品战略储备虚拟库存,对具有战略储备价值的药品形成一定的保有量。最重要的是,应当形成存量数据共享机制。
对于储备药物的有效期问题,钱锋提出制定战略储备药品有效期延长计划。“目前,药品的有效期通常指其有效物质含量低于90%的时效,但部分药品在含量低于90%时仍具有治疗效果。因此,应当基于战略储备药品制定有效期延长计划,减少药品浪费。”
除此之外,钱锋认为,还应当构建对应的应急响应机制,确定应急情况处置流程,完善药品使用的人员需求、物资需求,时刻为应急情况准备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