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过后,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数量有少量增加,其中包括国内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中国处于内防外控的关键时刻。
“随着生产生活趋于常态化,人与人的接触较此前更加频繁,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可能还会有所增加,这是一个暴露问题的过程,科研人员必须具备在动态变化中迎战病毒的能力。”5月15日,在手足口病防控卫士评选活动启动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截至5月14日,全球累及确诊病例超435万,累计死亡近30万。
历史经验表明,在实施计划免疫前,麻疹、天花、白喉、百日咳的自然群体免疫,都未能阻止传染病的流行。“如果我们寄希望于让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使足够的人产生免疫力,从而减慢并阻止病毒的传播,恐怕很难实现,应该重视预防接种的重要性。”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协会疫苗委员会研究员张云涛说。
张云涛介绍,目前,我国设4条技术路线研发新冠病毒疫苗,即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灭活疫苗是用消灭的病毒,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基因工程疫苗是在体外制备病毒的优势抗原,如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载体疫苗是将S蛋白的基因装入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疫病毒、减毒的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水疱口炎病毒等病毒载体上,将其送入人体,促使人体产生S蛋白,进而刺激人体产生抗体。核酸疫苗是将编码S的基因直接注入人体,利用人体细胞产生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目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及其团队采取载体疫苗策略,基于已上市的埃博拉疫苗,研发出全球首个腺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近期,该疫苗已经进入临床Ⅱ期。
“整体看,灭活疫苗规模化生产更容易、技术更成熟的策略。截至目前,全球有8款灭火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4款来自中国。由中国生物开发的灭活疫苗更是全球首个获批临床研究并首个进入临床二期的灭活疫苗。”张云涛说。
面对外界对新冠病毒疫苗上市时间的高度关注,曾光表示,向科研要速度的同时,也要尊重疫苗研制的规律性,保证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
只有确保“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疫苗才能上市。但随着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人数的下降,疫苗研制也遭遇保护性现场研究无法进行的尴尬。以中国生物为例,灭活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试验正在稳步推进,也在探索多种方式推进保护性现场研究,比如与国际合作开展临床研究,探索进行动物实验或人体试验。
张云涛表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疫苗法》、《紧急状态法》等的指导下,可以在疫苗未完成Ⅲ期临床试验等全部程序时,保证特殊人群提前使用,比如海关人员、密切接触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医护人员、处于国外疫情高发地区的人群等,但这项措施并不针对全体国民。
新冠病毒疫苗到底什么时候上市?张云涛预计:“从历史经验看,如果完成保护性研究等全部疫苗研制过程,新冠病毒疫苗最早有望在明年年底前上市;如果面临紧急状态,新冠病毒疫苗近期有望投入使用;如果希望得到更多临床动物试验等数据支持,那么疫苗有望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使用。”
曾光强调,此前面对紧急情况,有特事特批提前使用的先例,但作为科研人员并不希望启动这样的程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