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谷香了,红蒜壮了,菊花美了 |
科技赋能架起“致富桥” |
|
今天,贵州省麻江县贤昌镇高枧村的种植大户赵祥榕刚刚结束水稻春播,他望着这100亩粳稻,回想起2018年那场大雨依然心有余悸,“若不是南京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南京农大)这些专家,我早就破产了,哪能像现在这样越种越多,日子越过越好”。
不止赵祥榕,当地很多贫困户都在专家的科技帮扶下尝到了甜头。
自麻江成为南京农大定点扶贫对象以来,两地路途虽远,心却很近,帮扶专家团为麻江带来的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思路让这个原本封闭落后的地方重新焕发生机。
“八年麻江情,全校同下‘一盘棋’,我们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让科技帮助麻江成功‘摘穷帽’,同时也走进了农民的心里。”南京农大党委书记陈利根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
富锌硒米成了“香饽饽”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地条件造成麻江耕地资源稀缺,贫穷落后的“枷锁”一直难以解除。要开启帮扶之路,首先摆在面前的是“如何帮助麻江‘摘穷帽’?”
“扶贫的关键是要提升内生动力,只有练好‘内功’才能长远,而产业就是脱贫致富的命脉。”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合作处处长陈巍告诉《中国科学报》,于是,挖掘当地特色优势产业成了重中之重。
地处锌硒矿带的麻江,享有“中国锌硒米之乡”的美誉,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帮扶专家团看到了打赢这场“翻身仗”的希望。
不过,麻江当地的水稻“土著”品种籼稻产量低、口感差,难以担此大任。在反复试验了20多个品种后,他们最终选择了南京农大自主培育的优质粳稻“宁粳8号”。
对于习惯了在“保守”环境里生活的麻江农民来说,接受这个新品种并不是那么容易。而当时,赵祥榕自告奋勇地引种了40亩,他的坚定来源于南京农大水稻栽培团队教授李刚华的承诺“你就放心种,不会有问题”。
“有这么一个好品种,又有高校科技的支持,如此难得的机遇,我坚信种田一定能有出路”。赵祥榕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
这份热情差点被一次洪灾浇灭。2018年6月的一场特大暴雨突袭麻江全县。由于位置特殊,赵祥榕的稻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田里秧苗被洪水冲掉了一些,还有很多露出了根,看上去黄黄的一片。
“这一下就要亏10多万啊。”他赶紧联系李刚华求助。李刚华实地“看诊”后表示“补救还来得及”。“根据秧苗受损情况,我把梯田分成了好几类,露出根子的需要适时补充养分,未被连根拔起的可以正常管理。”李刚华告诉《中国科学报》。
按照李刚华的指点,等苗缓过劲能“吃”了,赵祥榕立即用他测算的补肥量精确施肥。同时,李刚华还开出了防治病虫害的“药方”,让这些幸存的秧苗免遭二次伤害。双管齐下,这些苗恢复得极好。
意想不到的是,这片曾经“死里逃生”的“宁粳8号”丰收季一测产,竟然平均亩产666.1公斤干稻谷,创下了当地的历史纪录,检测出所含的锌和硒超常规稻3倍。高校专家的“真本事”让村民大开眼界,一时间,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种粳稻的阵营里。
专家对赵祥榕种植的“宁粳8号”进行实产验收。 图片来源:李刚华
南京农大不光管种,还包销,“收货的锌硒米由我们来负责打开销路,让农民无后顾之忧,保障了锌硒米种植的经济效益”。挂职麻江县副县长的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合作处副处长李玉清告诉《中国科学报》,去年收购的“宁粳8号”成了香饽饽,售价卖到了每斤10元,带动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近3500元。
稻米产业联盟的成立更是把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拧成一股绳,为麻江锌硒米“走出去”拓宽道路。加上帮扶专家团对联盟成员进行线上线下“保姆式”指导,优质麻江锌硒米产业正在做大做强。
高效技术助力红蒜“老树开新花”
麻江有一“宝”,红蒜防病抗衰老。麻江红蒜很是有名,不但辣还香,还含锌硒元素,种植历史也很悠久。还有十多天,就到红蒜收获的时节了,按照现在的长势,今年又会大丰收。
但是,之前的麻江红蒜并非这个光景。红蒜本是当地特色蔬菜,被誉为“中国红蒜之乡”的麻江曾经种蒜规模很大,约4万亩,“但是,由于栽培技术较为粗放,加上大蒜无性繁殖易感染病毒,品种退化逐年加剧,产量降低,品质变差,栽培面积也逐渐缩减。”南京农大园艺学院蔬菜学科教授吴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麻江县农业局蔬菜站站长周世洋告诉《中国科学报》,他去调研的时候还发现,许多蒜农为了卖高价钱,将优质大个的红蒜卖掉,留下品质不好的蒜做种,“长此循环下去,红蒜一代不如一代”。
要解决眼下这些问题,吴震提出了一套优质高效的栽培方案。当务之急就是优选播种,选红蒜中的“优等生”,给这些蒜种提纯、复壮、脱毒,来完成红蒜家族“复兴”的重任。“我们要保证生长、产量和品质都是最好的。”
南京农大蔬菜专家吴震(右三)在田里指导红蒜种植。 图片来源:吴震
他们在麻江县谷硐镇兰山村建成繁育示范基地10亩,完成珠蒜一代植株生长发育和二代蒜头形成特征观察。一代植株长势比普通蒜种好,产量也比红蒜常规蒜种高,而二代株蒜更加优异,蒜头更大,质量更好,每亩平均产量约1000斤,远高于常规蒜种。
这让当地贫困户黄明奇兴奋不已,他采用了专家的法子,自己种了10亩红蒜,加上卖蒜苗和蒜薹,效益十分可观,一亩地能收入8000~10000元。
相比北方大蒜主产区来说,麻江这个地方湿度大,杂草生长能力极强,周世洋多次深入田间地头都发现“草比蒜多”,为了一劳永逸,一些蒜农还会使用除草剂,这也会影响红蒜的产量和品质。
吴震建议可以用地膜覆盖的方式种蒜,“地膜覆盖可以使珠蒜健壮,抗病性就提高了。另外,铺上地膜后,地下土壤可以保湿,地表湿度降低,从而减少病害发生率,也防止杂草丛生。”
蒜农在红蒜基地进行红蒜覆膜打孔种植。 图片来源:周世洋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发明了地膜打孔器。”周世洋介绍,这款简单又方便的工具,很快受到了蒜农的青睐。因为一次可以打孔40多个,珠蒜又快又准的种植到地里,大大节约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
择优选种、繁种复壮、脱毒快繁、科学储藏、田间管理……这些年,有了科技的加持,麻江红蒜附加值大大提升,影响力越来越广。2019年,全县红蒜种植面积4136亩,平均亩产蒜苔286.6公斤、鲜蒜头716.8公斤、干蒜头408.5公斤。每亩收入7000元左右。带动贫困户217户。
如今,南京农大专家带来的科技“干货”正辐射更多的乡镇,红蒜老牌产业逐渐“复兴”。
小菊花成致富花
谁能想到,小菊花也能成为麻江的支柱产业。新事物小菊花的出现为这片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注入新鲜的血液,成为麻江的一张名片。
土地碎片化、规模小限制了麻江产业的发展,“巴掌田”人工成本高,机械化又难以实现。“菊花耐寒,采摘也无法机械化,非常适合贵州的山地和气候。”南京农大园艺学院教授房伟民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加上种植菊花劳动强度不高,可以让那些不能外出务工的村民也有“用武之地”。
有了这些优势,小菊花很快在这个偏远山村打开了局面。
种哪些菊花最适宜呢?麻江县引进切花菊、早花和秋花园林小菊、盆栽菊等共计300余个新品种,对这些菊花品种的抗病性、长势、花期、花色等指标进行“选拔”。
这些“种子选手”全部来自南京农大湖熟菊花基地,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菊花种质基因库,库里保存了5000多份菊花资源、3000多个品种。在南京农业大学菊花课题组负责人陈发棣教授的带领下,菊花研究成了学科强项,学校自主培育的新品种就有400多个。
功能及形状、色彩各异的菊花在麻江安了家,每到秋季,花朵繁密、色彩缤纷的菊花花海在麻江特有的碎片田上错落有致,甚是美丽,每年都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赏玩。
菊花主题休闲园带动了农旅产业的发展。近3年,菊花园旅游人次突破120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突破2000万元,带动周边老百姓增收间接经济效益达1亿元以上。
“茶用菊也成为一大卖点。”房伟民说,目前麻江已种植1465.5亩,带动农户678户。产业布局从宣威镇辐射至龙山镇、贤昌镇、谷硐镇等4个乡镇街道,种植金丝皇菊、皇菊等。菊花企业以每斤6元的均价包收购农户鲜菊花。按照近年来市场需求的平均水平测算,每年亩产净利润在2000元以上。
从无到有,小菊花变成了“金饭碗”,带着麻江人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陈巍介绍,有了科技赋能,三大产业作为支柱,2019年4月,麻江正式拿掉贫困标签,南京农大成功把论文写在了麻江的土地上。从2017年到2019年,连续3年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
扶贫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陈利根表示,学校点对点帮扶麻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接下来,将进一步发挥南京农大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开展“南农麻江10+10+N”项目,通过组建技术专班,继续发力为麻江架起“致富桥”,为百姓造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