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大建校124周年纪念大会颁发校长奖 |
他缺席颁奖典礼但从未缺席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
|
皋源 莫佳瑜摄
4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建校124周年纪念大会。大会颁发了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科主任皋源获此殊荣。然而,他却又一次因为工作,缺席了这一重要时刻,他正守候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身边。
作为上海市新冠肺炎诊治专家组成员,皋源带领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于2月11日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参加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按规定,入驻公卫中心支援的医护人员工作时间为2周,但皋源已在A3重症与危重症病区驻守了整整2个月,这段时间以来,他整整瘦了10斤。
身为知名的重症医学专家,皋源主动请缨要求率队赴上海公共卫生中心参加对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2月10日晚,上海市卫健委与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命令到达,他立即整理行装、集合科室医疗骨干,第二天早晨率队驰援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
为了更快地了解患者病情,他在经过防护培训后立即进入重症病区;为了及时掌握ECMO 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他为患者吸痰、观察患者的解便情况;为了能有更长时间的密切观察,他主动减少饮水饮食;为了节省往返时间,他更是要求将自己的生活区安排在隔离病房最近的地方。
皋源还参与起草了上海救治共识,他和其他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为上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提供了坚强的保障,为降低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时间倒回到疫情发生之初。皋源凭借多年的行医经验,敏锐地察觉到重症医学在这场战疫中将承担的重任。他立即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学习隔离服的穿脱、病毒性肺炎的诊治方法等。随着疫情的发展,上海市卫健委与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成立了上海市新冠肺炎诊治专家组,皋源被任命为专家组成员。到各家医院会诊疑似病例成了他工作的新常态,那时起,他每天就只能休息3-4小时,力保健成了他的好朋友,上火的嘴角成了他的标志。
仁济医院作为疑似病例排查定点医院,每天也有大量发热病人需要接受排查,重症医学科的许多同事也参加了这一工作。皋源根据自己的会诊经验,结合国家颁布的诊治指南,和大家一起学习,短时间内帮助大家掌握了排查要点。
身为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兼科主任,他还不忘对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武汉三院进行医疗支援的同事进行鼓励、分享治疗经验,“注意院内交叉感染”“严重低氧患者避免高热”“中药效果不错,要有中医会诊”,一条条经验成了金句也成了大家的法宝。
他反复叮嘱大家:“不管你是前线还是留在家里,我们要把困难想得更多一点、更复杂一点,共克时艰,保证各项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他还在由交大医学院主办的“中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学术研讨云会议”上作了题为《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救治要点》的主题报告,深入分析了新冠肺炎重症的早期识别标志、轻症转重症的预警指标及对应的救治策略,从重症医学角度提出了应对重症肺炎的通气策略、脏器支持等治疗路,毫无保留的与意大利专家分享了中国医务人员在抗击疫情中积累的经验。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设立于2003年,用于表彰那些在践行交大校训、传承交大文化、彰显交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交大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